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部分聽書文摘)

作者艾利克森,刻意練習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最杰出的人士都遵循了刻意練習的法則。

本書提出三個觀點:為什么訓練鑄就天才?如何區分有效訓練與無效訓練?作為最有效的訓練即刻意練習究竟是什么?

莫扎特不是天才,潛能也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訓練出來,人的極限是未知的,訓練改變大腦的結構,創造潛能與天賦。

一般人只是天真的訓練,只是坦頭在干,誤區有三:認為基因不對即沒正確的心態,認為時間夠長就是有效訓練、認為只要加倍努力但沒注重方法,重要的方法就是有目的的訓練,例如小孩練琴,如果保持在一定速度的情況下,不能錯三個,否則找原因重新開始,這樣進步會更快一點。有效的訓練要達到四個標準:積小勝為大勝、要用心與思考、要有反饋、要跳出舒適區。

刻意練習是更高效的方法,也是有目的的訓練的一種,這樣才能培養天才級的人物??桃庥柧毜氖俏覀兊男睦肀碚?。是思考問題時,我們的心理結構。例如下棋,高手下棋,除了一般人看到的走棋變化,他還看到優勢與劣勢,未來的趨勢,應對方案可能有幾種。角度與深度是不一樣的,就是心理表征,以模塊來解決問題。例如專業足球運動員看電視中球的走位。符合兩個標準才能有刻意練習的機會或培養一流人才的機會:1、合理發展行業成熟評價標準與方法,2、布置作業與反饋的優秀的導師。沒有導師,自己學習將找不到學習的感覺或走很多彎路。因為這樣的行業很少,因此在沒有刻意訓練的行業中,用刻意訓練的原則來訓練。1、明確在哪個技能上進行提升。2、在這個領域最高效的專家與書籍。與高水平的表征進行比較與反饋。3、研究杰出人物成功原因是什么?4、反復訓練與改進。美國越戰戰機的案例。

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刻意原則也可以。例如銷售培訓案例。

無導師情況下,通過好的書籍去模仿,例如富蘭克林我寫這文章會怎么寫

無經典書籍與行業意見情況下,即無有效反饋情況下,可以通過決策行動與結果,事先覺得,結果如何,發現其中有價值的案例,形成案例庫。

天才=優秀老師+正確方法+高強度的訓練。

大部分人可以利用原理,提升自己能力。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