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跑步已經(jīng)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假如有兩天不跑,那一定會渾身難受。
從4月份開始跑到現(xiàn)在,昨天有了突破,欣喜若狂,即使還有點肌肉酸痛。可能在別人眼里,這都不算什么,可對我來說,卻絕對是個大驚喜。
早上邊跑邊想,我跑步,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看過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他說跑步跑不動的時候,就跟自己說:“什么都別管,就把自己當成一架機器,跑就是了。”
可我不行,我每每跑到氣喘吁吁的時候,就想停下來,怕心跳超過極限,怕膝蓋受傷,怕身體受不了,怕很多……畢竟我要的是健康,不是跑步的速度和成績……
我愛上跑步后,才下定決心要減重。我特別羨慕能連續(xù)跑很久的人,可是因為我的體重,我的年齡,我暫時還做不到。
于是我開始想辦法,努力減肥,努力跟身體達成一種默契(和解),讓身體接受這樣的強度,這樣的節(jié)奏,這樣的鍛煉。
今天突然嘴唇起泡,想著休息一天吧,可是又想著,哪怕慢跑或者快走三公里吧,不追求速度、距離,結(jié)果真到了跑道上,就忍不住跑起來,不知不覺,跑了三公里,身體感覺還行,開始還想,可跑著跑著,腿開始酸,不想再邁開腿,我就用力甩手臂、用意念抬大腿,然后又達到跑步的速度。再跑吧,4.5公里的時候,又想放棄,結(jié)果一看,有希望今天跑進40分鐘,那就再沖刺一下吧。
人的心理很奇怪,40分05秒跟39分55秒,即使只相差10秒鐘,可是對于心理的愉悅感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就憑借這種快感,跑完了五公里。
跑的過程里,我在想,我天天跑步為什么,我為什么要跑,我要獲得什么?動力來自哪里?
內(nèi)在動力來自每天跑完以后的愉悅感,出一身透汗,拉伸、洗澡、休息,感覺接下來的一天充滿活力與希望,跑步完,身體內(nèi)部感覺清爽輕盈、充滿活力。
我要獲得什么?我想要獲得健康、活力、陽光,通過運動,讓身體達到一種另一層次的平衡——合適的體重與身高、卡路里的攝入與支出、負面情緒與積極情緒的對抗、每一天生活的意義感與無力感……
就像加入007,我的動力來自于想要更有規(guī)律更加堅持的輸出。人是有惰性的,有時候感覺有話可寫的時候,可以一個月寫六七篇,有時候一兩個月也不想寫,加入007后,可以讓自己更加有意識的輸入、看書,記錄靈感,及時輸出,讓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多更準確地記錄下來。
希望長久以來的堅持,能夠有更有意義的成果。
跑步的過程中,應(yīng)該有一大半時間是專注在跑步以及與自己身體的對話、堅持下去的心理建設(shè)過程,真正能胡思亂想的時間,不多。
有時我在想,在意義與舒服之間,我為什么選擇了不舒服+意義,跑步的過程,身體感覺毫無疑問是不舒服的,但是我覺得有意義;有沒有既有意義又舒服的事情呢,也許有,就是等到身體逐漸克服不舒服,達到舒適自我的狀態(tài)后,意義與舒服就融為一體了;那有沒有既沒意義又不舒服的事情呢,其實也有,比如上癮,其實真的讓人一天到晚玩游戲,他也會厭煩、累困的;還有沒有沒意義但很舒服的事呢,應(yīng)該有吧,比如睡覺?看電視?一擲千金買個瞬間快感?
有時我又想,為什么我內(nèi)心會抵抗“上癮”這件事,無論這件事好與不好,我在內(nèi)心始終會出現(xiàn)一個聲音,堅決不允許自己“上癮”,對一件事太過專注與堅持。比如前一陣聽蔣勛解讀《紅樓夢》,連續(xù)聽了十幾天,一有空就聽,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似乎太沉浸于此了,以至于一有空就會想聽他的聲音,我刻意停了幾天,不想讓自己沉溺下去;又比如畫畫,有一段時間,甚至廢寢忘食,更不用說做飯了,一坐三五個小時,一幅畫完成是有很大成就感的,可是當我意識到花費在畫畫上的時間夠多時,我的心里又會出現(xiàn)一個按鈕——“STOP”,停下來!
我不知道為什么,可能與從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有關(guān),有一個很不正確的觀念——所有“上癮”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又想開去,當從小到大接受的觀念,受到?jīng)_擊后,到底是應(yīng)該改變觀念,還是繼續(xù)呢?
這就是今天跑步過程中胡思亂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