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惡意》與《白夜行》恰似雙生花同享光輝,同樣的手記體敘事,抽絲剝繭的人性刻畫,顛覆反轉,探索殺人動機,直至人性的罪惡,令人不寒而栗,倒吸一口涼氣。
小說一開始便進入很快的節奏,暢銷作家日高出國前被殺,野野口修成為警察的懷疑對象。讀至三分之一處便將兇手逮捕,真兇就是日高熱心幫忙提攜的好友野野口修。野野口修之前的手記不過是蒙蔽警察的手段,手記里一開始就讓日高的殘酷形象根植在警方的心里,而設想好的橋段就是貓被毒害的事件。
如此快節奏的暴露真相不禁令讀者疑惑,好奇作者接下來想干嘛,殊不知正兒八經的好戲才剛剛開始,野野口修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卻遲遲不肯說出殺人動機。類似的作品殺人動機往往一筆帶過,發揮空間有限,東野圭吾卻借加賀的一探究竟大篇幅闡述殺人動機。
一開始野野口修坦誠昔日好友日高手握自己的把柄,為了不連累初美,只能成為他的影子作家,任他擺布,大家以為這就是真相了。然而東野圭吾峰回路轉,又一次顛覆了真相,沖擊著讀者的閱讀感官,隨著對殺人動機的一直深入,真相遠不是這樣,之前大篇幅的解釋被粉碎的七零八落。一切回歸原點,同一細節反復重新解讀,一個謊言推翻另一個謊言,讀者一次次深陷作者埋伏的圈套,推測被一次次修正。
而當虛妄的表象被一層層剝開之時,萬劫不復,扭曲了的人性惡意,看似不可思議,卻直面人性的復雜??茨悴凰鸵滥?,貪婪、嫉妒...真是十分可怕的負面能量,讓人寒毛凜凜!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親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瑣的過去還幫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幫我實現理想??墒俏揖褪呛弈?。我恨你搶先實現了我的理想,我恨你優越的生活,我恨當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我恨我自己運氣不夠才能不夠,我恨我自己還沒來得及成功就得了癌癥。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那么,在我死之前,殺了你。讓你帶著世人的罵名下地獄。在你死了以后,我再繼續恨你。
究竟什么樣的惡意竟要把對方置于死地,無論你多好就是看你不順眼,看不慣你的善良,看不慣你替我保守齷齪的秘密,看不慣你總是微笑著面對破敗的生活,從不怨恨。你日高憑什么總是拉著我一起上學一起玩,難道不知道我有多討厭你嗎;你憑什么那么驕傲,憑什么你可以理直氣壯地和那些霸凌對抗?你永遠那么高尚,熠熠生輝,而我只能躲在你的影子下看著你發光。絕望自卑懦弱,一無所有,對你的恨意與日劇增,反復練習,除了殺你別無他法。
我把對我自己的恨一并給你,全部用來恨你。
“就算被捕也不怕,即使賭上自己所剩無幾的人生,也要貶低對方的人格。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態啊?”
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究其惡意之源,校園暴力受害者轉變為施暴參與者,成為一生抹不去的心理陰影,另外野野口修母親對當時所處環境人們的丑惡偏見,也影響著兒時的野野口修。
《白夜行》為了愛粉身碎骨,《惡意》因為恨萬劫不復。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最美的愛情。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原罪被放大,總有一角照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