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晚上約一個朋友散步,跟我聊起她的宿舍生活時,她微微低下了頭,臉上頓時嚴肅了起來……顯然這是一件令人煩心的事。
她告訴我,宿舍六個人,有四個人關系好,因此一塊兒抱團。她和另一個女孩兒關系比較好,可是她倆一直想著融入那四個女孩兒之中,想著畢竟是一個集體,不想把宿舍關系搞得那么僵。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一廂情愿的人際關系注定要受傷。
她說她從小受的教育就是在集體中有好吃的應該和大家分享。所以每次只要自己吃一份東西,也會給所有舍友一份。可是取之而來換來的卻是另外四個人的自私自利。她們四個人可以讓朋友幫忙干這兒干那兒,而朋友沒有吃飯,對方連一句問候都沒有。
說到這里,她不由言衷的跟我說了一句:“為什么呢,真的覺得心寒。”
宿舍本是一個睡覺休息的地方,可是不知從什么時候起,當你走進宿舍的那一刻,竟然變成了一種煩惱,這種煩惱有時候會讓你整夜整夜的失眠,從而影響學習,生活等所有本應該正常進行的事情。
宿舍關系真的有這么重要嗎?我們真的需要勉為其難的委屈自己來融入另一個圈子里嗎?
我跟朋友說:“你沒必要委屈自己,她們不接納你倆,你們就做好自己。人際關系的相處是相互的,如果你努力過后仍然無濟于事,是時候該考慮放棄了。”
她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我的想法。
02
你要為你自己的生活買單,沒有人有理由去照顧你的每一份心情,生活畢竟是自己的。
在我看來,宿舍只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四年里,我們會認識很多人,交到很多志趣相投的好朋友,也會去做很多有意思的活動去遇到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
當你走出宿舍,當你開始敞開心扉,用更廣闊的胸懷去擁抱你的大學生活。你就會發現宿舍的天地太小了,無論宿舍關系處理的很好或者與舍友相處非常糟糕,它僅僅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們不可能因為吃了好吃的早點而開心一整天也不可能因為沒有吃到早點一天就要悶悶不樂的過下去。
就我來說,我的宿舍關系也一般。這種一般的關系也是如今這樣說。大一的時候,我想我的宿舍關系可能也需要用糟糕這個詞吧。
宿舍有一個女孩兒愛八卦愛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大一第一學期,剛入學,班級的人還沒認全,她就給我按上了好多男朋友。班級總共10個男生,每天拿一個男生開我的玩笑。后來我實在忍不下去了,有一次晚上我失眠想這件事情,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跟她撕牌談了這件事。
那時候我也覺得很失落,想象中的大學生活是美好的,想象中的宿舍一定是最友愛的。我也曾試著去經營宿舍關系,可是后來結果不盡人意。我也就此放棄,跨過宿舍,去過屬于我的大學生活。
如今兩年過去了,我心懷感恩。絲毫沒覺得宿舍關系會對我造成了多大的困擾。因為我經營著屬于自己的生活。我有屬于自己的人際圈,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03
對自己最大的饋贈就是用一種理解,善意冷靜的態度面對宿舍關系,面對生活。
上大學之前,我們一門心思學習,獨立的生活相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遙遠的。上大學之后,幾乎所有人都要選擇住校,開始集體生活。
大學以前我們的圈子是當地的同學朋友,大學以后,我們的同學朋友大多來自于不同地方,不同城市。宿舍六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習慣,不一樣的思維方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
這樣一群人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里,起初肯定難免少不了摩擦矛盾,可是人與人相處不正是靠著一份理解,一份寬容來平衡每一種關系。
很多人告訴我大學宿舍關系很麻煩。聽同學說有宿舍建七個微信群。宿舍抱團化越來越嚴重,關系好的就是好朋友,關系不好的老死不相往來還算安穩的,背后捅刀子的也大有人在。
復旦大學林森浩投毒事件大家都有所耳聞。事情大致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林森浩與黃洋同住一間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瑣事對被害人黃洋不滿,于是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黃洋。
最后黃洋不幸死亡,林森浩也被判死刑。兩個年輕人的生命就因為一場宿舍矛盾而就此終結。
這個世界上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么總有人會選擇這么一種偏激的方式。一場宿舍矛盾毀掉兩條人命,造成兩個家庭的悲劇。
04
調和矛盾是宿舍相處的潤滑劑,以自己的方式化解矛盾從而讓宿舍關系平衡。
人與人相處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可是當矛盾沖突出現不是內化的憋在心里,也不是外化的去以一種偏激的方式傷害舍友。
很多人的宿舍關系都一般,可是給舍友投毒的人全國也就那么幾個人。
很多人跟我抱怨舍友過于自私自利,自己睡覺的時候大聲說話,開門不用手全靠腳,不想睡覺就大聲放音樂不顧及別人感受……諸如此類的問題幾乎每個宿舍都會發生。
當這些事發生時,不要忍耐,不要記在心上一直耿耿于懷。大聲告訴她,把聲音調低點兒,也稍微寬容一下她。給別人一些成長的時間,總有一天,她會學會尊重別人。
宿舍關系到底重不重要?我都希望你能以一種健康積極的方式去思考去處理。
愿每一個人都能與這個世界溫柔相處,不妥協不對抗,心懷感恩,心存溫暖,余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