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三位數+三位數不進位加
今天是外出培訓報道的一天,因為新老師擔任我們班的數學老師,她告訴我今天講了教材37頁的例1和例2。打開教材,這兩個例題安排了三個計算題目,層層遞進教學三位數的加法。第一個例題,教學不進位的加法通過想一想的方式,強調豎式的書寫格式,即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這是我們從二年級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時就反復強調的問題,讓孩子們寫上數位,再分別寫出兩個加數,這是我們列豎式的第一步,反復地讓孩子說:相同數位對齊,從右邊的個位加起,反復說算理的過程中加深他們的印象。
第二個例題,是進位的加法271+31,是十位相加滿10向百位進一,這么理解起來較容易,因為這是在第二單元學習幾百幾十說,加減幾百幾十數的時候遇到的問題,通過真實的遷移,他們能夠順勢做出正確的反應,但是在271+903計算時,是百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一,這是他們第一次在千位上寫數字,所以我們在這里要反復的向孩子提問,百位滿十,怎么辦?讓他們明白向前一位進一指的是百位的前一位就是千位,同時給孩子準確地描述:相同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超過了9,在這一級計數單位上無法表示,需要高一級計數單位的個數相應增加,讓孩子們在計算中理解算理。
教學建議:
數學知識的教學要注重知識的生長,延伸的語言,這三道算式盡管其中一個加數都是270,但是由于另一個加數的變化就出現了不進位,一次進位等不同的情況,構成了三位數加法教學的一個整體教學,既要注意著眼整體又要明確各個算式所承擔的義務,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在基本的計算經驗的基礎上,明確算理歸納總結計算方法。由于兩位數加兩位數、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基礎,第一個例題和第二個例題對于學生來說,自主探索方法并不困難,所以在教學中要學會放手,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匯報的時候結合口算,在學生獨立嘗試計算結果的基礎上,重點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從而樹立三位數加法的一般步驟,注意與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法則進行比較,明確,除了位數多少不同以外算你和方法都是一樣的。
不知道,在家中教學的小妹妹現在是怎樣的一個現狀,他第一次教三年級的數學也是第一次當老師,我想我應該提前把課備好,然后給予臺一定的幫助,相信你可以叫他手機也可以兩班上的更多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