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人大有所向往,這次是距離人大最近的一次,參加了博士生入學考試。高中時就想能考入人大,后來沒能實現。本科畢業,向往保研來人大,申請了人大的夏令營,也沒有被看中。再后來讀研期間跟導師來人大參加活動,第一次來到人大,見識了這個校園里稠密的學術活動、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大的校園養活了更多夢想的種子。今年,終于鼓足勇氣報名了博士招生,完成了一次親密接觸。
說到讀博,大部分人都源于自己的人生規劃,想通過重新畢業,重新選擇一次人生路途,換個工作,換個城市,換種生活,大部分都通過博士學位敲開高校的大門,那里的生活更簡單、更自由、更單純。而我,并不是出于對未來的規劃,只是想回到校園,重溫學習的舊夢。對于而立年紀的我來說,似乎有些幼稚,但這就是真實而純粹的想法,學習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一部分,最美最充實的一部分。
在同學們看來,我似乎有點“學霸”氣質,似乎有點聰慧,但是我娘說“我并不聰明,只是認真而已”。在高中的時候聽到這種評價,我覺得這是對我否定,甚至有所打擊,但是現在看來,她的確看準了我,比我自己超前了十年,厲害了,我的娘!
說起認真,如果出門路程超過一個小時,我肯定要帶著書,如果周圍有學校,我肯定擠時間去自習室學習一會。
這是東北石油大學的教室,我二月底去的時候學校開學在即,教室里空蕩蕩的。我趕在冬天還沒走遠的時刻,去東北看看大雪,感受一下冬天的溫度。為此,我去了哈爾濱,躺在松花江的冰雪上眺望空中的風箏;后來又去了大慶,也許是因為親緣關系,又去了東北石油大學,這個被簡稱作“東油”的學校。因為準備考博,所以帶了復習材料,就到自習室看書。樓道的燒水裝置已經開始工作,關門的時候有阿姨提醒我們撤離,講桌上貼著“東油”的標簽。
這是北京大學的博雅塔和未名湖。傍晚時分,太陽光還沒有完全暗下來,些許燈光已經亮了。象征著博學多識、儒雅中正的博雅塔倒映在包容寬厚的未名湖中,相映成詩。時節已是深秋,樹木不似春夏那般光鮮,顏色變得濃重,襯著落日的余暉,景致顯得有些深沉。這次是為了聽中公的公務員講座,第一次走進北大校園,還去了政府管理學院的會議室,正是我本專業的教學大樓,多少因緣際會,就是因為求知的渴望令我得償所愿。
這是北京交通大學的自習室。記得是十月底,考研進入了攻堅階段,但因為是中午,好多同學還沒有來,我路過學校就進來找個地方坐下看會書,當時是在準備經濟師的考試。我自認為不是運氣很好的那種,“僥幸”這個詞更是與我不相干,每一次考試或做什么事情都要花費比別人多幾倍的心思。去年我抱著僥幸的心理參加經濟師考試,結果如我所料,所以今年我格外的用心,終于順利通過,并取得了滿意的成績。雖然成績只有過與不過之分,但是分數兌現了我的付出。
這是石油大學經管學院的研究生自習室。去年到青島出差抽空去學??戳丝?,這個地方沒有變化,桌上放滿了書,書旁坐滿了同學。我研究生的時光基本是在這個地方度過的,查資料、寫小論文、寫大論文、準備司法考試。那一年是第二次準備司法考試,那個暑假就在家歇了五六天,中間同學去海邊游泳、去啤酒節、去糖球節,我都婉拒他們,結果并沒有通過,這將是我的遺憾。
這是我晚上自習的東城區圖書館,經常會有學生在這邊做作業。非常偶然,我回頭發現了桌上的這本復習材料,跟我上高中時用過的竟然一模一樣,封面設計都沒有變。距離我讀高中已經過去了十年之久,看到這本書覺得有些懷念,也覺得這段刻苦的日子值得一輩子懷念。
我走出校園已近四年,同學們大都已經結婚生子,工作也是順非順水,升職加薪,而我還陷在過去不能自拔。之前跟導師提到有考博的打算,他問我考博的目的是什么,對今后的規劃是什么,我告訴他自己簡單的初衷,他并不支持或不認可我現在盲目的生活狀態,的確我的狀態有些盲目,總是陷在學習里走不出來。學習對我而言不像是任務,不像是勞累,更多是享受,我安靜地坐在自習室看書,仿佛與世隔絕,自由地徜徉在自己的意念之中。我早已過了貪戀學習的年紀,卻躲在這種逃避中走不出來,只有一種解釋,“我待學習如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