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烏魯木齊——賽里木湖——解憂公主薰衣草莊園——特克斯八卦城——那拉提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大小龍池——庫車——神秘大峽谷——克孜爾千佛洞——駝鈴商道共享農場基地——博斯騰湖——吐魯番——坎兒井——葡萄溝——火焰山——達坂城古鎮——返回烏魯木齊——南山風景區。
Day7(7月24日):
住在景區內的好處就是不用奔波,推開門就是美景。我們一行的攝影愛好者紀院長和宮書記早早就起了床,等待“害羞”的日出美景。
大家早晨7:30起床,在景區溜達一圈遍覽美景后肚子開始等待早餐,由于景區內入住的游客并不多,所以餐廳老板并沒有提前準備好食物,大家只能耐心等待。
同行的李老師是太極拳愛好者,跟隨著一曲《太極四十二式》太極拳音樂,李老師的一招一式十分搶眼,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一套太極拳打的行云流水,令人賞心悅目,不得不提的是李老師的柔韌性也非常好!下腰、一字馬更是不在話下!我們這些小年輕感覺很慚愧!
太極拳打完后同行的女士們擺起了各種pose拍合影,活力滿滿!
9:30吃完早餐后,繼續走吐和高速、202國道一路向前,一路的景象跟之前的又完全不一樣了,山體上能看到明顯的流沙,大抵就是西游記唐僧取經走火焰山的那種感覺。
下午17:00左右抵達吐魯番,入眼的一座小房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小房子像一個超大號的蜂窩煤,不過不是黑色的是磚色,大家紛紛猜測這個房子是干嘛用的,后來才了解到這個叫晾曬房,吐魯番人晾曬葡萄干就需要使用它。
我們一行經過了許多地方,總的來說新疆除了曬還是很涼快的,晚上睡覺基本不需要開空調,但是一到吐魯番我們就意識到自己有多天真了,車窗外42度的高溫嚇壞了一行眾人,吐魯番的熱和南京的熱還是有區別的,貼切一些就是吐魯番像烤箱,南京像蒸籠。見此場景,一行眾人甚至打消了第二想去火焰山的念頭,到底去沒去呢?第8天揭曉。
晚餐是同行宮書記的朋友也是南理工的校友安排的家宴,各色琳瑯滿目的葡萄、蟠桃、西瓜、小紅杏自是必不可少。菜色也是非常的豐盛,重點是讓我們這幫在外行走了多天的游子感受到了家的親切。
晚餐結束后,大家還在嘀咕第二天的行程該怎么辦,傳說中地表溫度超過80度的火焰山還要不要去?不想了睡醒了再說。
第7天結束!
Day8(7月25日)
9:00起床吃完早餐,大家9:30準時出發,原計劃是趁著早晨涼快第一站去火焰山,到中午天熱了就去坎兒井避暑,不知是誰說的既然來了吐魯番不感受最熱的火焰山豈不是白來一趟?得了,那咱第一站就先去坎兒井了。
坎兒井,時稱“井渠”,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于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矁壕c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
據導游介紹,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矁壕灰蜓谉?、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并且在當時修建坎兒井的時候有兩類人不能下井,知道是哪兩種嗎?一是女性不得下井,二是孤兒不得下井。為什么女性不能下井呢?主要是工程需要深挖到底下深處,寒性入侵身體會導致女性終生停經;而不許孤兒下井的原因則是,下井作業十分危險,很多前一秒下去,下一秒人就沒有了,孤兒沒有血脈也無親人留存世間所以不被允許下井。
游覽中途我們每人享受了一杯景區鮮榨的葡萄汁,特別甜而且不貴,一杯只需要5元,大家有機會去玩的話可以品嘗一下。
第二站目的地是葡萄溝,火洲聞名遐爾的“清涼世界”-----葡萄溝,位于吐魯番市東北13千米的火焰山峽谷中。該溝是一條不太深的切蝕溝,南北長8千米,東西寬約0.5千米,最寬處方可達2千米,一條小溪流貫其間,溝側沿隙中時有汩汩泉水滲出。
溝中綠蔭蔽日,滿溝全是層層疊疊的葡萄架,花果樹木點綴其間,村舍農家錯落有致,山坡高處還有許多空心土壘砌專門晾曬葡萄干的“晾房”。葡萄溝現有葡田400公頃,主要種植著名的無核白葡萄、馬0、喀什哈爾、黑葡萄、比夾干、梭梭葡萄、紫葡萄等數十個葡萄品種。年產鮮葡萄600萬千克,葡萄干300多噸。
葡萄溝共有四個景點,進入景區來回16公里需要另行購買區間車票,顧名思義葡萄溝自然最多的就是葡萄,不過不可以采摘哦,違者罰款100元,哈哈。既然吃不得,那就只能多拍拍照啦。
到第二個景點的時候已經是下午13:00了,大伙決定在這里吃午餐,說是餐館其實就是葡萄架下放了幾張桌子,略顯簡陋但也別具風情。說來也奇怪,從下向上透過葡萄架還是可以看到斑駁的天空,但是外面下著雨卻絲毫沒有淋到我們。
這個餐館旁邊有不少攤位在賣葡萄干,我們吃飯時也聊到這個事,餐館老板熱情的送上自家的葡萄干給我們品嘗,味道不錯,曬得也很到位。品嘗后我們的李老師、紀院長決定跟隨餐館老板到當地人晾曬房里去購買葡萄干。
等待她們的空隙我和王老師決定登頂葡萄溝觀景臺,一覽葡萄溝全貌,上去之后果然沒有另我們失望,極美!奉上美圖供大家欣賞。
李老師和紀院長買葡萄干歸來我們也臭美結束,雨勢漸大,我們決定不再繼續游覽葡萄溝,前往第三站火焰山!對了,不知是不是老天要歡迎我們,當天氣溫十分舒適,只有30度左右,完全沒有了前一天“烤箱”的感覺,我們懷揣愉悅的心情前往火焰山看“金箍棒”啦!
下午15:30到達火焰山景區,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火焰山不止一個景區,有興趣來玩的朋友注意一下不要找不到隊伍。到了火焰山景區“芭蕉扇”雪糕先Get一下,清涼解暑小寶貝,誰吃誰得勁。
當年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大鬧天宮,倉卒之間,一腳蹬倒了太上老君煉丹的八卦爐,有幾塊火炭,從天而降,恰好落在吐魯番,就形成了火焰山。山本來是烈火熊熊,孫悟空用芭蕉扇,三下扇滅了大火,冷卻后才成了今天這般模樣。其實,火焰山是由侏羅紀、白堊紀及第三紀砂礫巖和紅巖泥構成的,年齡距今有兩萬歲了。
火焰山景區也充分利用《西游記》的受眾基礎,景區內隨處可見的西游元素,為了這里增添了許多趣味。其中最為吸睛的是用孫悟空的金箍棒制作而成的巨型溫度計,“金箍棒”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即使站在遠處也能看到吐魯番火焰山境內火熱的高溫,但我們到達時氣溫僅為35度,不知該感覺幸運還是遺憾。
據說這里夏季最高氣溫高達47.8攝氏度,地表溫度高達70攝氏度以上(紅土煎雞蛋喲),我們煎不了雞蛋吃啦,我們離開時氣溫升高到42度,已是炎熱難耐,我們一行趕緊灰溜溜躲進了車里。
17:00結束火焰山游覽后,回到酒店后時間尚早,于是部分隊員選擇組隊去打摜蛋,顧老師和紀院長選擇自由活動去尋找一種名叫“那仁”的美食。
打牌小分隊結束摜蛋后也心儀“那仁”,奈何按照定位尋去也沒找到,只得路邊找了一家餐館解決晚餐,吃飽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八天結束!
Day9(9月26日)
由于今天行程輕松所以大家9:30起床吃早餐,10:00出發走連霍高速前往烏魯木齊,中途路過達坂城古鎮會停車游玩。
山路卻平平,中分南北界,
關北屬輪臺,百戰雪不??;
關南吐魯番,二月桃花賣。
行人將過山,錦裘各背帶,
咫尺異炎涼,咄咄事稱怪。
——史善長《過達坂城》
不知有沒人知道達坂城是一個著名的老風口,我們一行人在這里著實被吹了個風中凌亂。達坂城古城還擁有享有“地球之腎”美譽的濕地公園,綠草叢生,繁花似錦,水鳥低飛,牛羊成群。夏天由淺湖和草灘相間形成的濕地景觀更加美麗,尤其是生命力極旺的紫色馬蘭花遍布田野,迎風搖曳,風情別致。
當年一首動聽的《達坂城的姑娘》 ,也讓這個個新疆小鎮紅遍世界幾十年,我們去的時候不知是否是淡季游客不多。14:00左右離開達坂城古城,沿途找了一家當地餐館吃了羊雜湯和丸子湯,味道不錯,餐館老板也很面善很像我懷念的一位老人,合影留念。
結束后午餐后繼續前行,17:30左右抵達烏魯木齊博爾塔拉大酒店,辦理好入住手續,大家先各自回房間休息,晚餐由宮書記的友人宴請,南理工校友及各界精英人士齊聚一堂觥籌交錯,把酒言歡。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第9天結束!
Day10(7月27日)
旅途最后一天,當然是會見友人,10:00出發第一站南山牧場西白楊溝自然風景區,到達景區映入眼簾的是草原上像繁星般點點的氈房。
一進溝谷,只見藍天下群山峻峭,牛羊成群,密林綠野,溪流淙淙。云杉掩映下,氈房點點,小樓座座,風光如畫。是不是你朋友圈缺少的那一抹景色!是不是你許久未見的大自然呢?
午餐是南理工校友孫老師和郭老師安排的,大家在獨具特色的氈房中享用了最新鮮美味的抓飯,烤肉和手抓羊肉,就連從不吃羊肉的紀院長和黃老師也破例吃了幾塊,連連稱贊!
午餐結束后,我們一行人去了孫老師的養老基地感受了一下采摘的樂趣,渾圓可愛的黑茄子,純天然無污染的黃瓜讓大家十分踴躍,顧不得黃瓜扎手了,挑選自己的喜歡的摘走~隨后去赴吐魯番時和南理工校友張老師之約。
張老師的農場位于烏魯木齊水磨溝區,到達農場首先吸引大家眼球的是一只通體黑毛的大藏獒,我們膽子小只敢遠遠駐足觀看,除了藏獒張老師家還養了許多德國牧羊犬,黃牛,花牛還有可以擠奶喝的奶牛,我們還見到了用于科研項目的盤羊雖然是遠遠看了一眼,但也足以。
在張老師的農場里我們見到了比孫老師家更大品類更豐富的菜園,茄子、黃瓜、豆角、香菜、筍瓜讓人目不暇接,還有酸掉牙的嘎拉瓜,我們送了幾顆給牛吃,它似乎覺得不錯。
采摘的蔬菜帶回去當作的晚餐的食材,沿途返回景色也是美不勝收,到達住處后朋友正在燒烤,我們也感受了一下自助BBQ的感覺,周總和我們老板玩的不亦樂乎,看起來還很專業的樣子,我們一行10人數顧老師最愛吃羊肉串,安排上。
不僅有獨具趣味的燒烤,張老師還張羅了一桌子琳瑯滿目的餐前水果,我們也不能辜負這份心意,逐一品嘗后再次感慨:“新疆的水果真好吃?。 ?/p>
之后開始正式晚宴,菜品十分豐富并且新鮮,畢竟是我們自己去采摘的嘛。
好了,10天的旅途正式結束!
自駕車支持單位:廣汽傳祺
文章來源:駝鈴商道共享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