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規避
「概念理解」
心理上感受到等量失去的痛苦大于等量收獲的喜悅
「商業技巧」
1、換購替代打折;2、"獲得框架"替代"損失框架";3、"無理由退貨"(一旦擁有,即害怕損失)
「自問」
1、站在消費者角度,有時面對商家的"損失規避"營銷技巧對我來說是劃算的嗎?
2、在生活中,有哪些情況是可以通過對方"損失規避"的心理讓事情完成得更好的?
3、當自己陷入損失"規避心理"的"失去"和"受損"狀態時,該如何調整和克服?這是天性嗎?
「自答」
1、有時候商家類似"包郵"、"以舊換新"確實可以減少一些麻煩,增添一些便利,如果購買該商品的價格在心里賬戶預期之內,其實也挺方便的;但一些時候也因為"加一元多一件""10元換購"這種類似買了就賺了的促銷買了好多用不上的東西,"囤貨",事后發現其實價格并沒有便宜很多,只是早早的搬了回來。
2、老板對員工、家長對孩子、包括自己對自己的鼓勵和督促都可以用到,形成正面的鼓勵機制;
3、前面看到各位的留言,包括文中案例,第一反應不僅感嘆:赤裸裸的人性啊!但"人性"又如何形成、從何而來?是天性不可解不可演化的嗎?可以了解這些心理知識以后運用到生活中讓事情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嗎?——最近開始學習基礎心理學,了解到心理學其實是一門建立在生物學和社會學基礎上的嚴謹學科,結合每天的5分鐘商業知識學習,好多概念可以直接回到生活中引發思考,很棒啊!
另外,從第一天起就拿了一個本子分為概念理解、商業技巧、自問和自答這幾個標題一一寫下來,今天第一次在這里敲出來,也是在打字的過程中再次體會和反思吧!我會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