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剛剛過去了六分之一,不知道你是否記得當初在新年計劃中信誓旦旦的寫下的那些新年愿望。而在諸多的五花八門的新年愿望中,減肥,讀書,脫單,常年位居新年愿望的前三甲,而這三件事情之所以難,莫不是因為在實施過程中人們用了人人都熟知的那句道理:追隨自己的內心。
我相信,每個人在立志減肥的時候,都是真誠的。我也相信,當一個看到冰淇淋時,口中不斷分泌的唾液也是真實的。我更相信,在這個時候內心總有個聲音在告訴你,吃一點不會長胖的。最后的結果是,太多的人追隨了自己的內心,而背叛了當初的誓言。
我相信,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有一顆想要讀書的心,都在一年之中不止一次的升起對讀書的向往,可是當真的要開始讀書的時候,內心總有個聲音在告訴自己,“現在還忙著呢,等到以后有時間了再讀吧”。最后的結果是,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追隨了自己的內心,而放棄了讓那些書融入自己的身體,成為自己一生的朋友的機會。
在這里你可能已經開始郁悶了,難道追隨自己內心,這句話是錯的嘛?不應該呀,因為當初喬幫主就是用一句:follow your heart,讓許多人平靜的內心再一次波浪滔天,又讓許多人年輕時的夢想又一次點燃的呀。那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呢?
問題就在于好些人沒有意識到,一個人的內心其實是包含了兩部分的,一部分是原始的內心,這個內心包含了人性中的欲望,貪婪,好逸惡勞,而另一部分才是上天專門為個人打造的只屬于某一個人的內心。在現實生活中,好些人總是在情不自禁中追隨了那個原始的內心,忽視了那顆只屬于自己的內心。兩顆不同的內心,就像是兩列開往不同方向的火車一樣,一列開往偉大,一列開往平庸。一旦上錯了火車,不論如何努力,如何掙扎都不會實現自己當初的目標。
想起在《魯濱孫漂流記》中星期五問魯賓遜的那個問題:“如果上帝是無所不能的,那為什么上帝不把惡魔消滅掉呢?為什么還要用惡魔來懲罰人類呢”?你可能也會像星期五一樣問出類似的問題:“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就不能只給每個人只屬于自己的那部分內心嘛?這樣豈不是更有利于社會主義和諧,也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嗎”?
可惜了,上帝當初沒有那么干。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理解上帝為什么一定要這樣做,不過作為一個理性的人,我們要面對現實,盡量做到實事求是,不是嗎?當接受了這樣的現實之后,下一個問題就是,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到底要怎么做呢?從那些有所成就的人身上,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
用自律,對抗那顆原始的內心;用理性與熱情,追隨那顆真正屬于自己的內心。
這句話與佛講的戒定慧是一樣的。只有通過了那些戒律的考驗,完全將那些戒律融入到自己的行為中,才算是徹底的拜托了原始內心對一個人的束縛,才能夠走在追隨那顆佛心的路上。
認清那顆真正屬于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追隨它,讓自己的成為真正自己。
毅之曰:寫完了這篇文章,我知道,我以后要更加自律才行。祝大家在自律之后,獲得的不是痛苦而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