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患者對于自殺這件事的認知和抑郁癥有所不同,是因為抑郁癥思維模式中產(chǎn)生的矛盾更多是內(nèi)化的(自責、自殘、自我評價偏低),而強迫癥更多是外化的(清洗、囤積、排序、重復的儀式化的語言和動作)。例如抑郁癥如果遇到求職失敗,更傾向于首先否定自己。而強迫癥則更多的是輕視對方,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所以強迫癥雖然也極端痛苦,但是通常不把死亡看成是一種解決方案。他們只是覺得這世界真是太特么不干凈了,禮壞樂崩,需要徹底打掃(天下),建立道德規(guī)則(仁)。所以強迫癥都是高道德標準的愛好者,甚至高到荒謬、令常人都難以踐行(存天理滅人欲)。
強迫癥不喜歡混沌、性、以及一切無常、意外、不可控的東西。強迫癥追求的是定律、秩序、理、低熵態(tài)、可預測性、規(guī)則。這個世界,一端是各種隨機事件(比如守規(guī)矩過馬路被撞飛、比如天上掉鐵球砸到孩子的頭,比如你今天愛我明天卻恨我了,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另一端是秩序、是禮樂、是正整數(shù)、幾何、邏輯演繹和歸納。強迫癥永遠覺得自己是站在終極秩序一邊的,所以這就是強迫癥能夠比較堅定地做一件事做很久——他們絕不承認自己錯了!知其不可而為之,雖萬千人吾往矣,君子死而冠不免。
一切都要遵守秩序,否則強迫癥會暴怒。弟子在白天睡覺,要被臭罵(朽木不可雕)。老朋友叉著腿坐在地上,也要被臭罵(老而不死是為賊)。但是同齡人不是小孩,罵也不會聽你的,那么就直接動手(以杖叩其脛)。八佾舞于庭更是大過,是可忍孰不可忍。應該還有更多他發(fā)病時候抓狂的情節(jié),但是沒有被弟子們記錄下來(比如微博評論丟了)。強迫癥對數(shù)字和等級排序尤其敏感——為天子削瓜,去皮后切四瓣,蓋細麻布;為國君削瓜,去皮后切兩瓣,蓋粗麻布;為大夫削瓜,只去皮;士人只切瓜蒂;庶人帶皮啃著吃——所有細節(jié)都要安排到極致。所以晏子當年罵他們“倨傲自順,不可以為下;崇喪遂哀,破產(chǎn)厚葬,不可以為俗。”
強迫癥都認為過去是美好的,而現(xiàn)實則太殘酷,未來會更糟。所以強迫癥喜歡舊物,喜歡整理前人留下的詩,喜歡久遠的音樂。強迫癥對身體很在乎,不會自殘,甚至連剪發(fā)都不喜歡。到了春天強迫癥的心境也會好起來,會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但是強迫癥也是會并發(fā)抑郁的,而且強迫癥并發(fā)的抑郁癥,是比單純抑郁癥更可怕的疾病,起病時間更早、自殺率也更高,所以顏回應該是死于此。這是因為強迫癥和抑郁癥其實在某些腦區(qū)間異常的激勵模式上是很相似的,都會有窮思竭慮(Rumination),陷入某個認知死角難以自拔。就像一個開關(guān)被撥到左右不同方向,死不悔改。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當某人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時。他描述的是自己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同理心,也就是由右緣上回(supramarginal gyrus)決定的那部分大腦功能。緣上回的位置在BA40區(qū)(Brodmann area 40),屬于頂葉,是鏡像神經(jīng)元系統(tǒng)的一部分。某人出生時大腦畸形,“生而首上圩頂”,可能正是因此他的頂葉相當發(fā)達,而頂葉(Parietal lobe)除了負責同理心之外,還負責空間感知、想象能力、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以及邏輯思維。也就是說某人如果生在今天,很可能是數(shù)學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