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聽過這樣一句話“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腳步總有一個要正在路上”,忘記了這是在哪里看到的,但是清晰的記得這句話給予心靈的觸動:我正年輕,我要去看看這個世界。
旅行的故事
上了大學之后,原本想象中的清閑也落了空,曾經以為大學真得課業輕松、時間富裕,沒想到是我想象的太美好了,若要出個遠門還是得等著長假,得到長途旅行的機會并不多,但我也會時常給自己放個假,在周末或者下午沒課的時候坐上公交去這座城市的其他地方看看。
一塊錢的公交,經校門口出發幾乎將整個市都轉遍了,從中途轉站的汽車總站到擁擠忙碌的市中心再到樹木夾道而生的郊區,一次公交旅行,雖身在車上,但見紛繁景色在眼前穿行而過,漂浮躁動的心也得到了平靜。
在寒假里精心安排了下學期的行程規劃,總是希望自己能去想去的城市里看一看,腳步之前到過的地方也不介意再去,開學時去了趟濟南,雖然去過很多次,但是每次都能有不同的體會。
濟南的夜,燈火通明,晚上要八九點了也沒有回朋友宿舍休息,而是兩個人步行著從芙蓉街到寬厚里再到泉城廣場,先吃過各種小吃,再到文藝風滿滿的街道閑逛,最后去高手云集的泉城公園跳廣場舞。腳步不停,風景不期而遇。
我的大學在圣人孔子的故鄉曲阜,這是一座文化氣息很濃厚的城市,從小學就知道三孔:孔府孔廟孔林,現在三孔看了兩孔了,還有一個孔廟一直沒找到機會去,但是去了孔子研究院也算是補上了一孔湊了個三孔。(PS:上個手機相片都沒有了,在網上找了張補上)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孔府的后花園里,那里有一方魚池,走在池子邊上,聽到其他游客在說笑:這魚撈上來夠我吃好幾天的啦,話說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親眼看到這么肥大的魚,竟是在圣人的后花園里,說起來真是有幾番趣味。
今年的清明假期沒有像往年那樣雨紛紛,遲到了幾天的雨給我們出游提供了好機會。背上行包,叫上朋友,趁著幾天假,去附近的城市看看。
登上山頂,靜靜地聽風聲在耳邊呼嘯。行在小橋上,看遠近游船的人嬉嬉鬧鬧。向往中的運河城與實際相合,一樣的古樸,一樣的素凈。
有一座小橋,橋兩頭一邊是山一邊是亭子,風吹動柳樹的時候,葉子與花的芬芳也帶了過來,想讓人在橋上多待一會。有位老爺爺站在橋上放風箏,小孩兒在橋頭喊:爺爺,高點,高點,再高點!
河邊有老師帶著一群孩子在寫生,有幾位放心不下孩子的家長僅僅跟在身后。那天太陽很大,路上有人穿半袖,然而我還是呢大衣配長袖襯衣,實在是熱,只好披在頭上,遮遮陽光,一路上有孩子大人看向我,我也笑笑,共賞美景,何必多言。
走過運河城,行路過多,幾個朋友也吵著要去吃飯,試問哪一次難忘的旅程會少的了美食相伴呢?這次旅行,倒也吃了不少好吃的東西,只是多為小吃,當時也沒拍照便不能上圖了。只有聚餐時這一張留著,下圖
當時吃完了要結賬時,老板說這幾天店里都搞活動,一律打五折,我們這一行人也甚是欣喜,這么好吃的飯還打了五折,也給這趟旅行平添了歡樂。
在這次旅行里,也忘記了是在什么地方,只記得經過之處有一群老爺爺和老奶奶正在唱著戲,幾方長凳,一壺清茶,淺唱緩歌,自得其樂。
選擇長凳一角坐下,伶人唱的是什么到聽不懂,可是這咿咿呀呀間,總是覓得了些閑散的樂趣。和爺爺奶奶們談話,也沒什么障礙,所謂人老心不老,笑著鬧著,他們也十分可愛。
旅行的感悟
經常在想,旅行的意義是什么,當我走過了去多路之后,我漸漸意識到,或許旅行時行走在路上的不只是我們的腳步,還有我們的靈魂。
一次次與遠方相遇,到陌生的地方,以嬰兒般純真澄澈的眼睛看待一個全新的地方,以全新的視角看待更多的未知。你要相信,旅行會讓你變得寬容,讓你學會理解包容,讓你更好的懂得去愛,去珍惜眼前的一切。
行走在路上,以全新的身份去新的地方漫步,以一種新的身份去面對生活,進行新的嘗試,在旅途中,遇見自己,充實自己。
或許你曾經生活在自己的那座東籬小軒,但當你經過無數次旅行之后,回來再看你的世界,你會發現,它好像更加寬廣,顏色好像也更加明艷了。
海子有句話是:“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行走在路上,你會發現,其實這個世界特別溫暖,格外明亮。
愿一直行走在路上,看盡繁花,歌盡天涯。
《大學生活和在旅行專題聯合征文》活動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d0e850b339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