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by千千螢火
? ? ? 已經很久沒有讀過小說了,今天在圖書館里讀完了毛敏的《月亮與六便士》,開篇和結局給了我截然不同的感受!
? ? ? (一)
? ? ? 在讀到開頭的時候,我發現我其實很喜歡斯特羅伊夫這個人,他活得快樂而又知足,他有最敏銳的對藝術對美的洞察,但他又有能把畫作賣出去把生活過好的能力。他那么清醒而又極富預見性的知道“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會是一個偉大的畫家,我不認為他會賣掉一幅畫”,但他卻又對自己那些老套俗氣的畫作心滿意足,并且他可以把自己這些畫作成功的賣給生意人。他因他的畫而被身邊人嘲笑心中有一股苦水,但他又會慷慨的接濟那些一邊予他苦水一邊探向他口袋的同胞。他最可愛之處在于,他對生活的熱愛,對妻子的熱愛,對朋友的熱愛!作者說任何悲慘遭遇經他一描述,你只會被這個荷蘭人扮演的可笑角色逗笑。
? ? ? 我所喜歡和歆羨的,恰是他這種好好生活的能力,不是任何人都擁有這種能力的。也許以前的我,會為斯特里克蘭德受內心狂熱使命驅動和指引而熱淚盈眶,但此刻的我,卻會為這個樣貌奇特、舉止令人可笑的斯特羅伊夫而駐足。正如不是每個人都有前者那樣的勇氣和天賦,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后者那樣的天真而又圓潤。
? ? ? (二)
? ? ? 但繼續讀下去的時候,故事情節的轉變讓人措手不及,斯特里克蘭德破壞了斯特羅伊夫原本溫馨而又美好的家庭生活,后者不計前嫌在前者病危時全心全意照顧他不惜忤逆妻子,可后者卻讓前者的妻子出軌還最終自殺而亡!讀到斯特羅伊夫一遍又一遍的懇求妻子回來的時候,我是心痛的。讀到他對妻子說你不用走,我走,你們留下的時候,我又是心酸的。最后讀到妻子死亡他還見不到最后一面時,我已經極度同情這個角色而對我們主角出離憤怒了。但是正如作者所言,一個變了心的女子是最狠的,某種程度上正是他斯特羅伊夫自己的因種下了如今的果,但最終最終,他竟然還是提出要和斯特里克蘭德一起去荷蘭生活,我已經不知道該怒該嘆還是該如何了!
? ? ? 在看至前半文的時候,我最喜歡的角色是他。他那么天真善良,讓人覺得上帝在創造他的時候一定聽見了百靈鳥的歌聲。但他性格上過分善良了,善良到失去了原則,或許更準確的解釋是:他對美的感知和追隨太過熱烈而虔誠,以至于他所有罕見的憤怒悲傷都跪拜在了美之下。這是一個過于悲憫和善良的靈魂,對真正的藝術和美的追隨讓他甘愿放棄了自我人格,在世人眼里他是可笑的癡傻的盡做蠢事的毫無原則的,但我依然選擇相信上帝送他來人間,是為了讓世人有一面可以反射自身的鏡子。作者最后的話我很喜歡:“他具備仁慈和寬厚的本質,卻總是把事情搞砸了;他能真正領略到美的東西,但這種本領一旦付諸實踐卻只能創造出平庸的物件;他有特別細膩的感情,外表卻粗俗不堪;他處理別人的事情頭頭是道,輪到自己的事情則一塌糊涂。”
? ? ? 也許生活總是會用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讓我們看清一些東西,愿荷蘭能成為他最后的歸宿!
? ? ? ? (三)
? ? ? 文章的結局讓我動容,好的文字有時候就是會有這樣一種力量,它似乎無心評論什么,你也看不到有關主觀色彩的只言片語,但你就是能從文字里看出來,它歌頌誰,又譏諷誰!看完全書,我從一開始對斯特里克蘭德的憤恨討厭到最后的悲憫同情敬佩,也許天才總是這樣,上帝在創造人的時候,的確還是公平的。那些越接近真理和美的靈魂,無可避免會受到源源不斷的來自靈與肉的沉重折磨。越是缺乏自由的人,反而更能創作出自由的詩篇,因為渴望,因為反抗!天才的創作總是讓人血脈噴張,但天才的際遇也總是令人唏噓感慨!慶幸的是,生命最后的那些日子里,阿塔為他創造了一個相對美好的世界,讓他得以自由地創作。有時候天才身邊的那個人,才真正會讓人想要柔聲的拍一拍她的背!
? ? 看一本好書的開頭,你永遠猜不到他的結尾。起初我愛的這個角色,但后續故事里呈現出的卻是他癡傻的一面和唏噓的結局。起初我厭惡那個主角,但文末卻又讓我悲憫同情。生活有時候就像是讀一本好書,只有通讀全文你才能串聯起故事的始終。好像現世安穩永遠在開篇,但結局卻又讓你覺得,經歷了這一路,好像就該是這樣!
? ? 故事里總有悲歡離合,一如我們每一個人生的起承轉合。生活該當如何,林中的兩條路究竟該去向哪一條,怕是個永遠的未知數。誰來走,就走出誰的模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