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創,圖:網絡。
一個人癡迷于一種興趣,達到忘我,甚至靈魂出竅般做出超乎常人的舉動,一般是很難被人理解的。這就好像熱戀中的人一樣,他們的言語和行動往往不受理智控制,為了美妙的愛情,他們會沖動、會判逆、會瘋狂。
許多人也許會嘲笑癡迷者的傻和不可理喻,卻難以體會癡迷者沉醉其中的美好和幸福,以及由此產生的巨大創造力和價值。英國現代著名小說家、劇作家毛姆的代表作《月亮和六便士》描述的就是這樣一位癡迷于繪畫的天才畫家——保羅?高更的傳奇故事。
保羅?高更,1848年生于法國巴黎,1903年在馬克薩斯群島的法都—伊瓦與世長辭,終年55歲,是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雕塑家、陶藝家及版畫家,與塞尚、梵高合稱為后印象派三杰。
他的繪畫,初期受印象派光和色彩的影響,之后便放棄了印象派畫法,追求一種原始風格的單純及象征意義。畫面造型渾厚、簡潔、樸實。色彩多為亮麗的原色和間色平涂,具有濃郁的原始平面裝飾效果。
高更在人物畫作品中往往寄予了對人生問題和藝術問題的深刻思考,作品賦予象征意義。他的藝術風格特點對象征主義繪畫和超現實主義繪畫影響較大。
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沒有對法國畫家保羅?高更的生平故事完全照搬,而是以其為藍本,加入了虛構和想像,創作出的一部文學作品。
小說主人公化名為查爾斯?斯特里克蘭德,在英國倫敦是一位證券經紀人,收入豐厚。他的妻子艾米,三十七歲,美麗、聰明,雖在家養尊處優,卻十分懂得裝點居室,平時喜歡在家里設宴款待她所結識的文藝人士。斯特里克蘭德夫婦有一個十六歲的帥氣兒子和一個十四歲的漂亮女兒,家庭可謂完美、幸福,讓人羨慕。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庇姓l曾想,突然有一天,不善言談,不懂藝術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德不辭而別、人間蒸發了。
后來,人們傳說他和一位茶店的女孩私奔了,最終的謠傳是他在英國大劇院里迷上了一位法國舞女,為了她,他拋妻棄子,和那個舞女去了巴黎。這當然都是他那位高貴、愛面子的太太捏造給外人的謊言,目的是保全自己賢德的美譽并贏得外人的同情。
事實的真相是,斯特里克蘭德在家蓄謀已久,終于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帶了只夠謀生的金錢獨自去巴黎學畫,開始了他貧困、放蕩、曲折、艱辛的繪畫之路。
對于斯特里克蘭德的太太艾米來說,這一行為讓別人難以信服。因為四十歲之前的斯特里克蘭德先生對于藝術可謂一竅不通,并且從不涉獵。他在眾人的眼里,就是一個言行古板、枯燥乏味的證券紀紀人,要別人相信他是為了畫畫而拋妻棄子,一走了之,似乎難以服眾,別人會懷疑是斯特里克蘭德太太的過錯導致丈夫離家出走。因此,聰明的艾米就向眾人散步了丈夫出軌的謠言。
這為她后來尋找打字工作以便養活兩個孩子創造了有利條件。因為世人都是同情弱者,都愿意幫助一位賢德、美麗的孤苦母親度過難關。
艾米憑借自己的好人緣、聰明很快擺脫了因丈夫離家出走帶來的經濟困難,而且在后來,因為資產豐富、無兒無女的姐姐離世,艾米繼承了一大筆財產,她和學業有成的兒子和女兒生活地十分舒適。
可憐的斯特里克蘭德離開家后就沒那么幸運,他每走一步,都是在貪窮和苦難中掙扎。但是,很少有人同情和幫助他,因為他在別人的眼里就是一個無情無義、放蕩、自私、不知好歹的怪人。
巴黎學畫期間,有一次,他在狹促、臟亂的臥室兼畫室的房間里病了六個星期,無人問津。圣誕節前夕,他的朋友——一位在巴黎居住的荷蘭畫家斯特羅伊夫邀請毛姆一起去看望他,他們發現了躺在病床上的斯特里克蘭德快要奄奄一息了,他病了很久,已經兩天沒有吃東西了。
仁慈、善良的斯特羅伊夫說服妻子布蘭奇的堅決反對,將掙扎在死亡線上的斯特里克蘭德抬回家里精心照顧,但是他的好心并未得到好報,反而招惹了災難。
斯特里克蘭德先生長相并不出眾,但是他很性感,很招惹女性的喜歡。他身材高大,體格魁梧、厚重,富有男性魅力。
在布蘭奇和斯特羅伊夫細心照顧他期間,布蘭奇不可救藥地愛上了斯特里克蘭德先生。當妻子宣告她要和病愈好的斯特里克蘭德先生離開他們溫暖、舒適的家時,荷蘭畫家斯特羅伊夫痛苦、驚愕。他深愛他的妻子,他不忍讓他們倆去過貧苦的曰子,他從心里希望有朝一日妻子能回到他的身邊。所以,他離開了家,暫時和毛姆住在了一起。
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妻子布蘭奇和斯特里克蘭德生活了幾個月之后,竟然喝了草酸自殺了。原因只是為了愛情,為了要挽留離她而去的斯特里克蘭德先生。
斯特羅伊夫萬念俱灰,他曾那么看好斯特里克蘭德這個天才的畫家,那么熱愛他們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那么愛他的妻子??墒牵磺卸甲兞?,斯特里克蘭德毀了他的生活。他懷念他的家鄉,回憶起自己的繪畫之路,他幻想自己如果沒有學畫,生活將會是怎樣一番場景。在落漠和絕望中,他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而斯特里克蘭德作為悲劇的主演者,面對毛姆和斯特羅伊夫的遣責,他面無懼色、置若罔聞,毫無懺悔之意,繼續去了遠方畫著他的畫。
后來,毛姆聽說斯特里克蘭德去了法國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在斯特里克蘭德死后十年,畫作出了名后,毛姆來到了塔希提島,拜訪了和斯特里克蘭德親密接觸過的尼克爾斯船長、鮮花旅館老板娘蒂亞蕾、布魯諾特船長和庫特拉斯醫生,了解了斯特里克蘭德生命的最后輝煌。
小說的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德到達塔希提島后,他似乎找到了他靈魂的歸宿,找到了繪畫的生長地。他熱愛那片原始森林,熱愛那里的土著人,他認為眼前的一切就是他繪畫里最想要表達的。
他在一些土著人的眼里,雖是一個游手好閑,無所事事、放蕩、怪癖的畫家,但在十七歲土著女孩阿塔的眼里卻是一個非常好的人。
在鮮花旅館工作的阿塔喜歡上了他,他娶了她,他們過著平靜、舒心、幸福的繪畫生活。阿塔不像那個自殺的女人布蘭奇,想要把斯特里克蘭德握在手里,限制他的自由,她喜歡看他做任何事情,包括繪畫。
后來,他們有了兩個孩子。一個是女孩,因為疾病死掉了。另一個是男孩,陽光,健康,長大成人后,在塔希提島往返的船只上做了一名水手。
斯特里克蘭德在兩個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患上了可怕的麻風病死掉了。他死的相當凄慘,在破敗的屋子墻壁上完成了一幅奪人心魄的巨型繪畫之后,就永遠躺在了房間的角落里,最后全身腐爛而亡。
遵照斯特里克蘭德的遺愿,阿塔用一把火將房子燒得一根木頭也不剩,房子里有心愛的丈夫和那幅曠世杰作。
一個天才的畫家就此隕落,他在四十歲后,只為繪畫而活著,他的身上并沒有可歌可泣的道德故事,也沒有影響萬世的可貴品德,他只有一顆繪畫的心。為了繪畫,他可以拋棄一切舒適,忍受萬般痛苦,甚至付出生命。
用毛姆的話來說,他在四十歲之后,對于繪畫的追求,就如同神靈附了體,他的眼中只有繪畫。
正是因為斯特里克蘭德幾乎是在用生命作畫,所以在他死去的十年后,人們終于發現了他的繪畫的偉大。十年后,他的一幅繪畫價值幾千磅,而在他活著時,幾乎沒人買他的畫,雖然他是一個不愿意賣畫的人。
有人說,藝術是無價的。我贊成這種觀點,因為任何不朽的藝術,無疑都包含著創作者畢生的經歷和心血。就像高更的那幅名作《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它不僅帶給欣賞者美的享受和心靈的振撼,更有它所傳達的人類智慧。
月亮是什么?月亮是高高在上的,人類永無止境,一直在追求的人生理想。六便士是什么?它是當時英國最小的貨幣單位,是現實生活。毛姆用“月亮和六便士”作為小說的書名,無疑是映射出高更的繪畫理想和現實生活的沖突。是選擇現實,放棄理想?還是選擇理想,放棄現實?當二者互為沖突時,高更選擇了理想,成就了繪畫之夢,成為不朽,成為傳奇。
我想,在當今社會,理想除了與現實生活的矛盾外,也有和解。有許多成功人士,憑借著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拼博精神,硬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架起了一座通往成功的橋梁。
讓我們向藝術致敬!向藝術家致敬!向勇于追求理想的人致敬!
(寫于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