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堅持著寫作,運營著粉絲數1W+的公眾號,創作過閱讀量10W+的爆文。然而,我想請問大家:您是否還記得自己開始寫作時的初心呢?
現在點進來看我這篇文章的人,相信大家都懷著一顆進取之心,渴望能從我這篇文章中汲取一定的養分,能重新找回自己當初寫作的感覺。那么,我懇求您能暫時放下一切,安靜地看完這篇文章。
1
別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自己的心靈卻無法蒙混過關。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幾個月前,我開始了第一次寫作,開始寫作是源于自己有很多話找不到人訴說,很多話語便一星不剩地吞咽進體內,期待在寫作這一旅途中盡力改變它的姿態和形狀,將它當作故事的一部分釋放出去。
起初,我運營著一個關注度并不高的公眾號,在簡書也寫過幾篇自認為還不錯的文章,承蒙厚愛,也有大號轉載,原本以為自己就可以這樣一直寫下去,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不斷地積累人氣,可我卻極度討厭想盡一切法子為討好讀者的自己。于是,我輟筆了......
自打時間這玩意兒產生以來,它就片刻也未曾休息過,一直堅守在自個兒的崗位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就這樣,距離我上次寫作已有將近3個月的時間了,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再正常不過了,畢竟隨便給自己找個理由便可輕易地放棄一件事,大家所熟知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在其著作《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寫道:“堅持跑步的理由不過一絲半點,中斷跑步的理由卻足夠裝滿一輛大型載重卡車”。
我依稀記得韓寒曾寫道:寫作三種,說服你,拉攏他,剖析我。毫無疑問,寫作初期大多數人都會想破腦袋的去討好讀者,說服讀者,拉攏讀者的心,從而為自己后期寫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然而,這是一個無法被打破的魔咒嗎?
前段時間,一個朋友要出書了,他寫作初期我便關注了,喜歡他自由傲慢的寫作風格,不為追求閱讀量而討好讀者,慢慢地,也有了一大批粉絲,而談到出書,他說現在出版社門檻最低的就是勵志類書籍,他想盡快將自己的這么長時間的艱辛套現,于是,他寫了無數勵志小故事從而整理成書籍。
出書是無數寫作者希望達到的一個小目標。我原本以為這位朋友順利通過了韓寒所言的“說服你,拉攏他”,后期寫作應該就是剖析我了,然而,這位朋友粉絲數不斷擴增,為討好讀者,他也寫了很多在我看來不盡如人意的文章。
于是,我取關了......
2
我心目中的文學創作是神圣的,它應該是發自內心的,是向心的東西。
做喜歡的事時,當下即未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只關注新聞,也取關了很多公眾號,盡管在這期間,有過很多次覺得自己有寫點東西的必要了,但在我想通之前,我絕不會開始寫作。
前幾天,簡友創建的民謠微信群里分享了一篇之前在簡書上面寫的文章,名為陳鴻宇:成長是一場冒險,勇敢的人先上路,看罷覺得挺熟悉的。出于好奇,便點擊進去看。
奇怪的是,那是我幾個月前寫的文章,看到作者是我本人,看到有大號轉發,看到下面的好評,我的小心臟還是會蹦蹦跳,我很高興我寫的文章能有人發自內心的喜歡,我也感動很激動,因為我重新找回了自己當初寫下這篇民謠文章時的初心。
如自己當初對民謠的喜愛那般,發自內心喜歡的,一面敲擊鍵盤一面思索,通過書寫而思考,透過修改而深化思考。
靜坐在電腦前,傾聽著輕音樂,任由自己思想四處游蕩,不為討好讀者而寫作,用文字記錄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聲音,我想這才是我所追求的。
現在,我想我可以很自豪、很自信地跟別人說:I am a writer。
3
我就是我,跟別人有所不同,也正因為如此,才能確立自我,從而成為一個獨立體。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寫作是個漫長的過程,一寫就是幾個小時,產出的東西也不一定能獲得讀者的喜歡。期間會有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報償的失望,有理應敞開的門戶不知何時卻被關上的茫然。
寫作不能獲得讀者的認可對寫作者而言無疑是最大的打擊,然而,對作者本人而言對于寫作本身是否竭盡全力了呢?
如果竭盡全力埋頭苦干還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開手不干了。然而,如果因為模棱兩可、三心二意最終以失敗告終,那么恐怕自己將遺憾許久了。
認清自我并接受自己哪怕再努力也無法改變的不足是每個人的必修課,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能到達的極限,但你我都需認清的是:即便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你我也沒有可以取而代之的東西,只能用之,并靠它實現人生理想。
至此,大家可能會覺得我這么說有點阿Q,無非是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罷了。
然而,以上所言又何嘗不是事實呢?不同的無非是我能認清自我,并且樂觀視之。我們所能做的只是在個人的局限性中,可以更為有效地燃燒,哪怕只是一丁點兒。
4
失去理智的人懷抱的美好幻想,在現實世界中根本只是子虛烏有。
無論隱藏的多深,退潮了,便知道誰在裸泳。
網上流傳著如何寫出10W+的爆文的方法,教大家如何推廣內容,很多作者也套著模板開始了寫作,做標題黨,給自己的文章起個讓人一看就忍不住點進去看的標題......
當然,也有公眾號刷流量的事發生,在我看來,這只是自我欺騙而已,內容推廣縱然重要,殊不知,在內容為王的時代,縱使你推廣了,讀者看到了,沒有好的內容,讀者可沒閑情逸致看下去,更別說關注了。
毫無疑問,爆文當然值得肯定,但前提是寫出的文章足夠好,一昧的想著如何推廣,想著如何吸引讀者眼球卻不注重其質量,這無疑是舍本逐末了!
我并不認為日更作者能寫出足夠好的文章,寫作也是需要有idea的,每日強迫自己去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在我現在看來簡直就是無稽之談,一個好的idea什么時候到來跟我們的一廂情愿毫無關系,它想噴發的時候便盡情噴出,枯竭的時候任你苦苦哀求也不到來。
當然,盡管我個人不是很認可,但我很佩服能夠持續產出的日更作者,但我很想認為他們創作是本身喜歡的,是發自內心深處的。因為,對于作者而言,其寫作動機應確鑿無疑地存在于自身內部,而不應過度向外追求形式與標準!
謝謝大家!希望您能不惜此行,找回初心,收拾好心情,再次迎風啟程,相信您定能走得更遠!
END
PS:很高興遇見你!感謝你能抽空讀完本文,期待大家能在評論區寫下自己開始寫作的初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