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銅葵花》書評
? ? ? ? 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不僅僅局限于兒童,每個人都能從中收獲對苦難、美好、大愛的理解。
? ? ? ? 這本書是充滿苦難的,是令人痛苦、難受的。葵花的爸爸媽媽都不在了;青銅五歲時的一場大火使他變成了啞巴;一場雨沖進了大麥地,也沖毀了青銅家;三月蝗蟲的到來,只留下一番令人悲傷的干凈。每一次災難的到來都悄無聲息,砸到人身上卻是重如千斤。苦難是永恒存在的,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苦難。現在有些人覺得生活真是太苦太累了,那么為何不在活著的時候及時行樂呢,于是乎就“今朝有酒今朝醉”,以找尋快樂來忘記生活的痛苦。但青銅一家人,在苦難中沒有逃避,而是選擇直面生活的苦難。他們沒有一個人是閑著的,各司其職,忙碌在大麥地的每一個角落,生活甚至生存的鞭子驅使著他們,但他們平心靜氣、 不慌不忙地努力著,五個人的小屋里歡聲笑語,沒有人作踐生活。他們不是用快樂來忘記痛苦,而是在痛苦中尋求快樂。
? ? ? ? 這本書是充滿愛的,是溫暖心扉、令人感動的。“那天的下午,大麥地的人在一片靜穆中,看到了一支小小的隊伍:青銅牽著牛走在前頭,牛背上騎著葵花,挎著小包袱的媽媽和奶奶/爸爸,一個接一個的走在牛的后頭。”就這樣,葵花走進了青銅家,神奇的是一夜就融進了這個家庭。青銅喜愛、疼愛這個妹妹。當家里的人僅供一個人上學時,他使計欺騙妹妹去上學,并每天他接、他送;為妹妹捕捉螢火蟲,制成大賣地最亮、最美麗的南瓜花燈,讓妹妹寫作業;為妹妹用冰凌制作冰項鏈,在葵花的脖子上散發著美麗、純凈、神秘而華貴的亮光;讓妹妹騎在脖子上看馬戲;天天夜里提個紙燈籠在橋上等妹妹回家;他說出的第一句話是“葵花”……年邁的奶奶耳朵上的耳環賣了,手上的戒指賣了,去采棉花病倒了。最終還是走了,在等待葵花歸來之后,是在用盡力氣給了葵花一個微笑之后。這總使我想起外婆,她面容枯瘦,因疾病嬌小的身體蜷縮在床上,她說不出一句話了,只知道小姨在回來看她的路上,那兩天精神特別好,靜靜地、用盡生命的最后一絲力氣等待著,直到看到小姨,外婆如釋重負般的松了口氣,瞬間沒有了精氣神,安詳地離去了。這就是愛的信念在支撐著。一家人都喜愛、憐愛、疼愛著葵花,他們對葵花愛的真誠,摻不得一點假,他們對葵花愛的無私。
? ? ? ? 不是血緣關系的親人,卻比血緣親情還厚重。就是在這樣的愛滋養下,葵花艱難、快樂地成長著。為減輕家庭的負擔,她不愿去上學;為給奶奶省錢看病,她故意把試卷考砸,這一計不成,又獨自一人坐上船去江南采銀杏;她趴在老槐樹下的石碾上,借著月光吃力地寫作業;她哭著說:“我們以后再也不看馬戲了……”本是城里的孩子,卻在大麥地受著生存的苦。她越加懂事,我越加心疼,但這就是磨難,這就是成長,就是生活。生活總愛給我們開讓人笑不出來的玩笑。
? ? ? ? 整本書痛苦與溫暖同在。災難降臨時,痛苦是必然的,不是用快樂去逃避它,要去正視它。痛苦是持續的,一件痛苦的事情結束,另一件又悄然而至,但溫暖與它并行。沒有苦大仇深的情節,沒有大跌大落的經歷,有的只是娓娓道來的遭遇、溫馨、堅韌、快樂,讓你體會到這不就是人生嗎?
? ? ? ? 生活這輛馬車,哼唧哼唧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