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的描述有很多種方式,也有很多的表現手法,例如夸張,擬人,等,都是為了讓事件或者人物體現的更加立體化感。就像《唐·吉訶德》里兩個主人公的理想與現實狀態的緊密對比,還有對喜劇故事的描述來襯托悲劇的可笑,可泣。這兩個描寫手法的運用讓主人公的形象表現的十分悲哀,進而諷刺了當時的社會背景。
作者采用諷刺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現實與幻想結合起來,表達他對時代的見解。,在這廣闊的社會背景中,繪出一幅幅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系的社會畫面。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也是虛實結合的,否定中有歌頌,荒誕中有寓意,具有強烈的藝術性。
在塑造唐·吉訶德的形象時,用喜劇性的手法寫一個帶有悲劇性的人物。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個個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諷刺的筆調和夸張的手法,一再描寫人物的荒唐行動,造成喜劇性的效果。其次,小說又著重描寫人物主觀動機與它的客觀后果的矛盾(或適得其反,或迂腐反常,或自討苦吃),在喜劇性的情節中揭示其悲劇性的內涵。再次,小說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與唐·吉訶德無論在外形上,還是在形象的內涵上,都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高一個矮,一個重理想一個講實際,一個耽于幻想,一個冷靜理智,一個講究獻身,一個看重實利……兩兩對比,相得益彰。它不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說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這種用喜劇手法寫悲劇人物的方式,把堂吉柯德在當時的社會狀態下的滑稽可笑的行為動作和看似荒唐的思想言論描繪的越充滿離譜,可笑,就越突出他所受的社會風氣的悲哀,與社會格格不入,被人所嘲笑,被社會所拋棄的悲劇人物。
就像魯迅筆下的啊Q受封建社會的影響,迫害。還有祥林嫂的悲劇人生。《堂吉柯德》里有一段堂吉柯德和水車做決斗的情節,他癡情的把水車比做巨人,然后和他決斗,把自己撞的頭破血流,最終還自我安慰,情節看起來多么的可笑。還有一段,堂吉柯德把旅社當做城堡,把葡萄酒當做惡人的血液,盛酒的酒囊當做敵人頭顱,把它刺破后,還興奮的向其他人炫耀,這些可笑的故事,看似是一段喜劇,可是喜劇的后面包含更深刻的意義。越是滑稽可笑就越反應某一個人受到的毒害越深,諷刺寓意越明顯。
這種寫作手法確實很實用,也很有特點,值得學習和收藏。分析一個人物,一段事件的發生和結果,不能單一的只看表面,要看大背景的影響,和影響它發生的因素,那些是必然的那些是巧合,那些是人為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一些事件的描述情景中會使用一些手法,來夸大或者縮小,或者美化某些事情,這就需要聰明的人能夠透過這些手法,打破虛的東西,抓住實的情節,需要練就一顆火眼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