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的價值在于存在?還是在于實現?
夢想是什么?有的人認為,它是一種精神食糧,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一樣,去指引你前行。有人認為,夢想是一種主觀存在的世界,是自己對向往生活的創想,天馬行空,不著邊際。那么夢想是什么?他價值判定的標準是什么?什么樣子的夢想適合存在,而什么樣子的夢想適合去實現?
問過幾個朋友,夢想的價值在于存在還是在于實現。
“存在”
68%的朋友都是給我這這兩個字的回答。作為天生叛逆的我,就想論證一下它的價值在于實現。
一千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的心中,也有一千個夢想。夢想作為一種主觀存在的價值觀念,我們暫且把標準定在它是不是能夠幫助它的主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小時候,我們唱歌一首兒歌,我有一個夢想,能夠播種太陽,一顆送給南極,一顆送給北冰洋。小時候的夢想終究是不用現實做支柱的,想我所想,不管是存在還是實現,都不能完成我我們今天的價值判定的標準,也沒有任何實現的價值和可能,所以這種暫且不放在我們的討論之列。我們今天所說的夢想,僅僅是放在現實的基礎之上,契合實際,并可以為此付出行動和獲得收獲的夢想。
我用以下三點來論證夢想實現的必要。
首先,實現是一個動詞,夢想的實現程度是檢驗你為夢想付出努力的唯一標準。在實現夢想的山路上,你可能有過堵車,有過繞彎,有過給汽車大修,也有過你的驢友棄你而去,山麓有山麓的風景,山腰也有山腰的看點,山頂也有山頂的與眾不同。你只有在去實現的過程當中,才能夠發現夢想的美好和它的迷人之處。“如果一個人有很多很多很大很大的夢想,那么他不是一個空想家就是一個偉人。”郭敬明說。偉人和空想家之間,中間差著一個夢想的實現,而偉人,用90后的語言,就是成為高富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代表作品。換言之,如果你有很多很多很大很大的夢想,那么,你離成為高富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實現之間,就差兩個字,實現。
其次,實現的夢想才會有客觀價值。很多人都是有夢想的,但是這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中的更小的一部分人會因為自己的夢想背水一戰,以音樂人為例,這就產生了街頭賣唱的藝人和眾多的粉絲想要嫁給他的明星。夢想實現了,你是英雄,實現不了,你也不是狗熊。當然,有一種例子,就是說我在實現我夢想的路上,發現沿途的風景很美麗,我就想停留在這里。這種情況你能說明夢想的價值是在于實現嗎?這種情況絕不是偶然,夢想的既然是一種主觀上的價值觀念,那么它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他會隨著你心態,年齡,外部環境的影響而改變,以前的夢想說明不了現在的自己,實現了現階段的夢想,固然有其價值。在這里,并沒有偷換“實現夢想”的概念,既然都是得到自己想要的,那么魚與熊掌之間,還有什么區別呢?換句話說,我以前喜歡VANS,現在覺得匡威才是真愛,又有何不可呢?
最后,實現是夢想在客觀世界中的反應。在哲學世界中,存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派別。存在的在心中的夢想也僅僅是在自己心中,并沒有一個客觀的載體。而夢想的實現往往是有可觀的評價標準的,能讓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的。做個類比,現在又一個很好的創意,這個創意的價值是在于存在還是在于后期的執行?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后期的執行才是王者。并且能夠帶來效益的,是執行,而不是最初的“大創意”。同樣,也沒有任何人為你的想法去買單,因為它沒有客觀的判定標準。
有些人,達成夢想,或是自在安逸,或是一手遮天,例如七零后。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在努力奮斗著,在路上拼搏著,例如八零后。也有些人,說這自己的大夢想,仰望星空,卻忘了腳踏實地,大言不慚的說,八零后的都在擠公交,我們九零后的急什么?例如,我。更有些人,他們仰望的不是星空,而是宇宙,不知天高地厚,總會給他們一些教訓,例如,零零后。將來前仆后繼,放開二胎之后,更有一零后,一浪推一浪,劃船不用槳。
在此并不是對每個年齡段有所批判,而是自己所看到的社會的現狀,希望每個人都會有一顆夜空中最亮的星,然后,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大學最后一堂課,zozo老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