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的闡述。這次講話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戰略性和指導性,為我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推進文化傳承發展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中華文明具備突出的連續性。在五千多年的漫長歷史中,中國人民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并將其傳承至今,為人類文明進步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根本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道路。只有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才能理解古代和現代中國,進而把握未來中國。唯有牢記根本,才能開辟未來。我們要善于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與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實現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
二、中華文明具備突出的創新性。自古以來,中華文明在繼承和創新中不斷發展,不斷升華,并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根本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勇于接受新事物、不懼新挑戰的無畏品格。
三、中華文明具備突出的包容性。中華文明的包容性使得中國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開放包容、海納百川,展現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分享和平共處的愿望。中華文明具備突出的和平性。和平發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內在基因,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和平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刻在中國人民的基因之中。
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擔負起在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通過這樣的努力,我們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為主動、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