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我最大的收獲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在能力圈內行動,在舒適圈外學習。如何理解這句話呢?讓我們復盤下。
先從能力圈內行動來看,我的收獲如下:
01.明確權責,工作從容。
之前自己在工作上很多時候從體現自身價值出發,總是希望盡可能所有事情自己都能解決。這樣往往疲于奔命,問題還沒完全解決,造成工作上的被動。通過梳理自己的工作,我發現最大的原因在于自己沒有分清權責,大包大攬。去做了不應該自己負責的事務或者自己并不擅長的事務,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而通過明確了權責,超出自己權責范圍的積極匯報由更高一級領導解決,而對自己不熟悉或者沒有相應技能處理的事務,則分配給相關熟悉的人員執行,而自己將注意力專注在能力圈和權責范圍內的事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02.寫作定位準確,得到認可。
自己比較擅長從總結和反思中不斷梳理自己思路,并轉化為下一步的行動方向,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加明確。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伴隨我很多年,在8月份參加的晨讀打卡中,我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是基于自己一直在能力圈范圍內行動,恰好這個平臺能夠將這部分分享給其他人,讓我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能力。
03.家庭分工明確,其樂融融。
由于自己平時上班忙,加上對照顧孩子很多方面不熟悉,在之前一段時間一直處于被動狀態,雖然花了時間陪伴,但并沒起到應有效果。而通過明確了自己的能力圈,我調整了自己在家庭里的分工,一方面在下班時間盡可能屏蔽工作,回歸家庭,陪伴家人,特別是幫老婆帶孩子,增加與孩子的互動,另一方面,主動承擔部分家務,減輕老婆負擔。通過這樣的調整,家庭更加和睦,同時老婆也更能夠支持我工作上的付出。
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舒適圈外的學習。因為這部分給我帶來了更大的可能性。而如何讓自己不斷的提升自我,跨出舒適圈,提升能力進而擴大能力圈,這就需要一些方法的輔助。
01.內在記分法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挑戰自我,不斷突破的過程,而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突破,突破了多少,內在計分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通過對自己的堅持能力,規劃能力,反思能力,創新能力這幾點分別進行打分,通過具體事務所對應的這幾方面能力的評估,量化自己的水平,明確自己的方向。
02.番茄工作法
學習過程很多時候是一個探索自身未知的過程,往往會伴隨著恐懼和焦慮,這也是拖延癥的原因,而如何克服拖延癥呢?我收獲最大的方法就是番茄工作法。其實之前一直知道,但是從來沒有認真的踐行過,而這次有看到了別人的推薦,并分析了其好處,那就是在于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完成學習任務本身轉化為堅持學習二十五分鐘這個小目標,進而弱化恐懼和焦慮,從而最終戰勝拖延癥。實踐證明這個方法對我來說真的非常趁手。每當自己在執行枯燥任務或者未知學習時,通過運用它,我就能將注意力集中,進而完成任務。
03.交換原則
學習的過程肯定伴隨這痛苦,但是如何弱化這種痛苦,甚至將其轉化為快樂,是我們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追求的。畢竟人都是希望快樂的,沒有人喜歡痛苦。一直痛苦的學習,那肯定會難以堅持。而如何轉化,我認為交換原則就是很好的方法。沒有人能夠長時間保持專注,人都是需要勞逸結合的,交換原則就是遵循這個規律。我屬于工作型,按照黃金分割的法則,平均我工作1.5個小時可以交換1個小時的休閑放松時間,并且可以累積,通過這樣量化就讓我在工作中更加全身心投入而不去想著會不會太苦沒有休閑,因為工作多長時間就能換取相應的休閑時間,同時在休閑時不必焦慮是不是需要工作,因為也可以量化轉換。非常明確。
04.遞進原則
學習也是一個具有復利效應的行為,如何讓自己能夠堅持的時間更長,就能享受到更大的復利成果。這就需要培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往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時候遞進原則就起到作用了。如果一下子大幅度提升學習強度,往往剛開始會像打了雞血似的努力,但過不了幾天,因為學習效果沒有辦法馬上體現出來,但是強度太大,自身的節奏不適應,就容易放棄。而遞進原則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先制定一個小目標,讓自己行動起來,并且不至于過于痛苦,而后隔一段時間(比如一周或者一個月)回顧目標執行程度,做相應調整和遞增,比如在學英語上,我之前訂的目標就是每天30分鐘懂你英語打卡,通過幾個月的實踐,現在已經固化為習慣,輕松完成,接下去就是適當增加每天時間,慢慢提升強度,讓自己在同樣堅持的情況下,獲得更大的進步。
以上這些,就是我在這個月梳理的收獲,很多并不只是這個月才發生,但卻是由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當然,除了收獲以外,也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繼續努力提升。
01.月計劃的完成度不夠。
自己在月初制定了9月份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對于英語學習的量化指標。希望每天能夠背一篇懂你英語的lesson,但實際執行了幾天后就放棄此任務。主要原因就在于自己錯誤的估算了其時間的投入,以我目前的情況,每日學習英語極限時間是兩小時,而如果既要完成跟讀打卡,在要默寫加背誦,至少需要3小時,超出了我的計劃,同時,制定計劃的強度太大,違反了遞進原則,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此,在接下來的計劃進行調整,在保證原有學習習慣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學習時間,提升效果。
02.成長的滿意度不夠。
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希望更快的提升效率,制定的計劃強度很大,容易造成緊張焦慮的情緒,進而長期下來會影響狀態。這主要是因為有些急于求成,沒有遵循自身的節奏和規律,另外,之前總結的一些方法并沒有完全轉化為習慣,還停留在知的層面,而不是行上。因此,在接下來的十月份計劃中,進一步簡化,放慢節奏,進一步增進實踐來培養正確的習慣,讓成長變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降低不適應感,提升滿意度。
以上就是我對于即將過去的九月的復盤,在接下來的十月,繼續完善,不斷精進,讓自己的成長的道路越走越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