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日記班,老師給推薦了簡書。一打開頁面,就被軟件清新脫俗的界面感動了。
無論是PC端還是移動端,體驗是連貫的,外觀一樣簡單大方,方便你寫,更方便你看。在碼字的過程中,右上角交替切換著“保存中…”和“已保存”的狀態,隨寫隨存,很讓人安心。
過去在不少地方寫了不少字,刨去報紙雜志,在網上卻沒有個讓人安心的地方。各種敏感字限制發表讓你感到掣肘,經常莫名其妙地刪帖則讓人抓狂。
掐指一算,在簡書已經耕耘了20多天。泡上一杯濃茶,坐在電腦前,提肘、運氣、敲擊,已經成為每晚的必修課。把蹂躪大腦一天的思緒從腦海中抽出來,組合成詞,排列成句,就像給腦子做了一回馬殺雞,之后點擊發表,便可以安心睡去。
最讓人期待的還是,在點擊發表之后,在自己心儀的專題內投稿,默默地等待第一位讀者的到來。
就像在荒漠之中,我獨自趟開了一條小徑,畫地為房,豎旗做號,用根根茅草攥緊、穿插,搭出一處茅屋驛站,等待客人到來。
有一天清晨醒來,當我點開簡書時,發現,頭一天夜里我發表的一篇文章被簡書的編輯推薦到首頁了。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但還是讓我非常激動。
但是當我點開文章時發現,正文內容有涉及到與別人的談話,當時未曾多想,寫完之后直接點擊發布文章,倒頭就睡了。
于是我打開微信,將文章推送給當事人,并詢問,可否將文章在我的公眾號上發表。懷著歉意我卻沒有向她表達,這篇文章已經被推到了簡書首頁。
“反正也不會有人知道她是誰,又有什么關系。”我在內心安慰著自己。
等到她回消息,表示同意,但是,文章內描述的某些對話希望刪除。
結束交談之后,我又點擊登錄簡書,看到已經快接近3000的點擊量,開始編輯,隨后點擊重新發布。
點擊量被清零了。
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很多讀者是沖著點擊量來決定是否打開文章,這么著文章應該就很快會跌出熱榜了。
但是,我卻感覺十分沉靜。因為,我認識到尊重的力量。
把想法物化成文字,探尋自己內心的真實表達,這是對自己的尊重;
他人寫入其中,寫真寫實,不違背被采訪者的意愿,這是對被采訪者的尊重;
不矯揉、不造作、不粉飾,仔細耐心地為讀者講一個好故事,這是對讀者的尊重;
不抄襲,不剽竊,堅持從心而發,堅持原創,這是對文字的尊重。
我為我的點擊量被清零感到由衷高興。
因為找回了初心。
單純的碼字,訴說自己,然后等待知音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