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習錄》第二十八天

? ? ? ? 今日,我讀《傳習錄》之黃省曾錄第三天。

學問也要點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當。不然,亦點化許多不得。

? ? ? 學問如此,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只有自己理解了,明白了,才是真的懂得,否則別人怎么說也是體會不深。

? ? ? ?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 ,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善去惡是格物。只依我這話頭隨人指點,自沒病痛,此原是徹上徹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難遇。本體功夫一悟盡透,此顏子、明道所不敢承當,豈可輕易望人?人有習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實用為善去惡功夫,只去懸空想個本體,一切事為俱不著實,不過養成一個虛寂。此個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說破。

? ? ? 心的本體本是不分善惡的, 意念動了之后就有了善惡之分。但有的時候人的心被私欲蒙蔽,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那么他就不能做到知善知惡,也就是他的良知出現了錯誤。這時就應該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怎樣可以做到呢?天資高的人,直接從本源上覺悟,一旦覺悟本體,就是功夫,一下子就透徹了。但天資高的人,世上少有。大多人必須在良知上下實在的為善去惡的功夫,等到功夫熟練了,除盡了渣滓,本體也可以明徹。所有的人都可以引入正道。作為我,一個普通人,應該實實在在地下為善去惡的功夫,日復一日,一點一滴,慢慢地盡量讓自己的本體變得明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二十五、什么是真孝?什么是大慈?圣人有圣人的標準,圣人的標準,不能低于學士的常禮,又不混同于百姓的習俗,他們依從的...
    沐一兒閱讀 486評論 0 0
  •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
    華杉2009閱讀 1,152評論 2 6
  • 2017-06-01 華杉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復征思田,將命行時,德洪與汝中論學。汝中舉先生教言:“無善無惡是心...
    郁萍閱讀 2,919評論 0 1
  • 今天和爸爸媽媽通電話,爸爸提到我的一個朋友來南京時對他們說“如果早知道茜茜要第二個孩子,我一定會勸她不要生的,趁年...
    莊書閱讀 594評論 2 4
  • 1、嗑瓜子理論——目標細化。瓜子一大灘,如果看成一個大項目心好累。所以需要把長遠的目標分解成一些細項目,每個細項目...
    Scarlet緋月閱讀 57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