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的工作,其實學習到了很多關于錯位競爭的案例和方法
善友教授講的很多肯定是商業的實戰,而我也在工作當中,漸漸發現我對商業世界好像真的不怎么感興趣,我更感興趣的是人的內心世界
由于最近心情的波動,讓我會更多地關注自己心內,很想把一些萌生出來的一些小想法記錄下來,免得和以前一樣,一溜煙兒的就跑了,記不住了,很是可惜,卻也記不起可惜的是什么,有點可笑
我今天想到的是,其實我的成長和發展又何嘗不是一種錯位競爭呢?
從小的確除了體育,每門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到了高中有了文理科之后,我的文科還是比理科略勝一籌
但是那個時候還小,不懂抉擇,只是聽大人們說,文科不好找工作,理工科大學更多,特別是我一定要去的上海,更是如此,除了復旦,我好像也沒有其他想去的文科學校了。
于是我還是選擇了理科,進了同濟。真的有一種從丑小鴨慢慢變成天鵝的感覺,因為大部分的同學都是理工科好,而我確實文科也還不錯,所以總是會被錯冠以才女之名。
這點有點隨我父親,雖然他是復旦數學系畢業的,但是他最愛的事情就是寫文章和寫字,同學給他的賀卡上都寫著,致數學系的文學才子,這讓一生都苦悶懷才不遇的父親難得開心。
后來工作了,又是進了一個汽車企業,又是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同事們,而在其中又能夠寫些東西,抒發感情,做些表達匯報的可能就有些出挑,一路都非常順利,直到去年,打破自己順遂之路,硬是離開追求所謂的興趣。
也沒什么好后悔的,人生就是這么幾十年,不過就是體驗嘛,在一個地方待一輩子,的確有些無趣了。但同時我也意識到,什么都好,其實什么都不好。也許你懂的很多,你的知識很寬廣,但是你也沒有一項專才能讓你不可替代。
所以說,真正的錯位競爭,人生也好,商業也罷,可能還是要找到自己那個針尖點大,卻是無比深入的地方。你能行、感興趣、還被需要的地方。
是有點難的,也不是每個人人都有這樣的機遇,我們遇到了就好好珍惜,遇不到嘛,也就接納平凡且大眾的自己,爭取不給家里和社會添亂,就也挺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