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齒白三分俏,貌美齒為先”這么形容一點也不夸張,牙齒好看,人就不會丑到哪里去!
我的顏值巔峰是換牙前的那幾年,換牙后就一口齙牙闖江湖了,講真的,時常的不敢哭不敢笑,我現在仍然記得小學的那幾年,天天被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生喊,大齙牙,大齙牙。
打不過也罵不過他們,那個年齡的小孩又不能要求他們顧及別人的自尊心,能做的就是不跟他們一起上課一起玩。
之后,初中高中......可能年齡大了,身邊再也沒有會直呼別人缺點為名字的同學。雖然現在也不會因為齙牙而沒有自信,相反因為天天咧嘴大笑總會被同伴提醒淑女點,微笑露出8顆牙即可。不過那段被喊齙牙的經歷,還是給自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與人的交往中,健康潔白的牙齒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牙齒除了好看之外,口腔也跟健康息息相關,口腔健康,全身輕松。插播:9月20日是全國愛牙日。
我有2顆齲齒,第一顆齲齒:完全不疼,在一次吃糖葫蘆時被粘牙的糖帶掉了一小塊,之所以能被糖粘下來,肯定是因為牙齒被蛀變脆了,因為不疼,破個小洞我也沒太在意,后來破損的位置越來越大了,不得不去補了,比較后悔的是應該提前補了。
第二顆齲齒:看表面真的連黑點都看不到,但是每次疼都疼的打滾,我記得有次坐公交車,疼的我好想從車上跳下去。沒法忍了,去了口腔醫院,醫生拿個小錐子敲了敲,很輕松的就給敲掉了一塊,里面已經空了一些了。
醫生說:開點消炎藥回家吃,等不疼了再來做針管治療吧。還沒等到不疼,我就開學去了長沙,于是在長沙口腔醫院進行針管治療。
至于不懂什么叫根管治療的,可以百度視頻有很多治療過程,看完后一般就不敢去醫院治療齲齒了。我記得根管治療的那天也沒打麻藥,如果說牙疼想跳公交車,那根管治療的疼想踹飛拿鉆子的牙科醫生。
這兩顆牙齒補完之后一直到現在有好多年了,沒有出現其他癥狀。
-2-
有一種疼叫拔除埋伏阻生齒。
我是一直都知道自己的智齒是阻生齒,左右下牙都是,屬于比較難拔的那種,以前想拔的時候,去過兩次泰達醫院,都因為他們拍不了CT而擱淺,也因為不疼,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今天休息在家想要做這件事情所以去了一個醫院,就隨便掛了個號,醫生看完片子問我:今天拔不拔?我一看是男大夫,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大家都懂的,男醫生力氣大,“鉗子進,牙齒出”我是這么想的。
由于我的智齒長的比較大,又是橫長,所以拔的過程并不是很順利,左下牙齒拔出花了30多分鐘,左上大概花了5分鐘,由于創傷面太大,縫了好幾針,我是對疼痛比較敏感的,屬于不太能承受疼痛的人,拔牙過程中,眼淚也是嘩嘩的流。
有一點就是不管是大病還是小病,一旦你躺在那里要醫生為你治療時,不管出現什么小插曲,你都要無條件相信并配合的醫生。
同時醫生的鼓勵也能給患者帶來無限安心的,拔牙過程中,醫生嘆口氣我就會立刻緊張起來,但他說放輕松,很順利時我就覺得很安心。
那有人問:又不疼,不影響吃東西,阻生齒就阻生齒,一定要拔嗎,等疼了再說吧。大多數智齒是前傾阻生的,約成45°角頂在第二顆磨牙上,形成一個牙冠夾角,容易嵌塞食物,時間長了會導致第二磨牙齲壞,甚至牙髓炎啊等,即使沒那么嚴重也會影響第二顆磨牙的壽命,所以能拔就拔了吧。
PS:拔出智齒周圍的軟硬組織都幾乎沒啥變化,所以對瘦臉不會有啥用處。智齒要不要拔,要看片子,聽醫生的建議,還有一部分智齒是不需要拔出的。比如沒有蛀牙,不侵犯鄰牙,長的很周正。具體聽醫生的!
溫馨提示:拔牙前多吃點東西,我今天只吃了早飯,所以到現在很餓,醫生建議買個冰淇淋吃,吃點冷的對恢復有好處,但買了也吃不了。
-3-
“牙疼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在中國,90%以上的人都患有口腔疾病,最常見的口腔疾病有:齲齒,牙周炎,口腔癌,口腔感染疾病。兒童以齲齒為主,老年人多以牙周疾病為主,所以從小我都要有保護口腔健康的意識。
那些關于“牙齒”健康的誤區:
一:盲目相信牙膏的功能。牙膏不是萬能的,只會對清潔口腔起到一定作用,對治療口腔疾病是沒有作用的。
二:洗牙被誤解。洗牙對牙周健康有很好的作用,什么洗牙牙釉質就變薄了,牙齒的保護層就沒了,大家真的會夸大洗牙產生的一點“副作用”。
三:智齒并不定非要拔。沒有蛀牙,不侵犯臨牙,咬合正常,長的很周正的就不需要拔。
四:口腔潰瘍盲目吃抗生素。口腔潰瘍是口腔粘膜性疾病,不是細菌感染導致的,吃抗生素對口腔潰瘍不但沒有治療作用,反而可能會誘發口腔潰瘍。
口腔健康離不開好好刷牙,定期洗牙,吃飯后及時漱口, 牙齒不舒服一定去正規醫院咨詢,定期到口腔門診檢查,預防一些口腔疾病的發生,預防比治療重要。
去看口腔醫生的時候醫生很少會囑咐少吃甜食,其實不論吃什么,只要有實物殘渣留在牙齒上都有可能導致牙齒腐蝕,該吃吃,該喝喝,人體需要均衡營養,牙齒需要口腔清潔。
牙齒健康不是個小目標,要從娃娃抓起,祝福大家都能吃嘛嘛香,笑口常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