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巧奔妙逃》中《彈棉花》一曲改編自民歌,由魏宗萬、黃宏、徐玉琨三位國家一級演員共同演唱。
歌詞只有淺顯易懂、朗朗上口的幾句話: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就要出嫁。
影片中鬼子讓老幺演奏,老幺起初很為難,吆喝了一句彈棉花,后面是說書先生帶他唱出來,鬼子還讓阿貴加入打節奏,最后三人漸入佳境,形成高潮,也成了整部影片的最大亮點。
《彈棉花》歌詞的整體結構是上句引出下句,給人的感覺像是現場唱作的歌詞。
其中“半斤棉彈成八兩八”一句總有人不解,為什么半斤棉花能夠彈出八兩八呢?
當時的計量單位一斤等于十六兩,八兩八其實并沒有比半斤多出很多,而這也是彈棉花手藝人對自己技藝和品德的一種廣告宣傳。
另外,有些手藝人,會在彈棉花時加入一些棉絲以及棉線,這樣棉花彈好之后,會比之前重一些,可以說這樣的歌詞是非常具有生活常識和氣息的。
曲子是帶有當時年代色彩的旋律,流露出一股清純的、堅定的幸福感。跟電影的情境結合起來,則呈現了一種看似歡快的憂傷。
《彈棉花》也與片中演唱的三個人物的處境相得益彰,三個人都是在彈棉花,要把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最后一句“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也透露出他們想掙脫困境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