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公眾號日更的第七篇,我們來聊聊用心這件事。
上個月的最后一天,我加入了一個14天打卡的演講挑戰群,開始加入這個群的目的,是為了督促自己堅持。
可是后來發現,收獲到的不僅僅是堅持。
進群之后,需要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每天的作業并打卡,每組有個組長,10個組員,組長都是自薦選出的。按理說組長只是幫大家聚集到一起的一個人,可以不用那么認真負責,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想要學習什么應該靠的是自己的自覺,而不是督促。
可是我們組長特別用心,每天很早的時候就會把當天的作業發到小組群,然后督促大家完成作業并打卡。在督促大家給其他同學點評作業的同時自己也給所有人的作業進行點評,晚上不忙的時候還給我們分享一些她最近學習的東西。
她真的很認真的在完成組長這個工作并且完成的很優秀,大家都對她贊譽有加。
這么一對比,前兩天自己做作業的態度就顯得很敷衍,感覺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去完成作業。其實認真比不認真也多花不了幾分鐘,可是就因為那幾分鐘,往往給我們產生巨大的差異。
隨著組長和組員們用心態度的影響,我今天也嘗試著換了一種方式打卡,用的喜馬拉雅錄音,小伙伴都覺得我的進步很大,相比之前更加用心,并給出了很多中肯的點評。
因著交作業的關系,還去認證完成了喜馬拉雅的主播。
所以這不是會不會,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用不用心的問題。
在演講挑戰群里,還有一位小伙伴為了打卡,教會了我們在微信收藏里面插入語音;有些小伙伴利用荔枝、喜馬拉雅錄完音頻后,并分享了他們的使用經驗。
你可以感覺的到大家在這場淘汰制的游戲中都很用心的在做著堅持這件事情,并嘗試著玩出不同的花樣,同時分享給更多的人,收獲自己的同時也影響著身邊的人。
有時候不是你從別人那里能夠學到什么,而是你能夠給別人帶去什么,分享的時候往往會比你收獲到的更多,分享也是一種學習。
早上在寫作群,發現wendy同學也是如此,對于發在群里的每篇文章,她都有很認真的給予點評,她的做法我想其他小伙伴都能感覺的到。
從她給的點評使我覺得這個女生是很認真的在看我的文章,給予我印象就特別的好。
之前在網上看過一則新聞,講述的是月薪4000與月薪10000+同等職位員工的差異在哪里。
比如同樣是約見客戶這件事情:月薪4000員工給出的是不確定的時間,不確定的人數。
而月薪10000+的員工不僅確定的客戶人員到達具體時間,對方人數,當日天氣,交通狀況,并安排好了車子接送,預定好了酒店。
這就是對待一件事情不同的態度產生不同的影響。
我們做一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沒有做,而是用沒用心做。用心做事情的人往往可以影響著身邊的人一起朝著優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