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學校組織部的師弟師妹們聊起了他們拍畢業照的事情,一個個嘰嘰喳喳說著這這那那的感受,應該既期待又慌亂吧,最后發信息問我:師兄,到時候我們拍畢業照有沒有時間回來陪我們嗎?說實話,在學校最牽掛的算是他們這十個部員了,以前在學生會帶著他們的情景真是點點滴滴猶在腦海里翻轉著。
眨眼間自己已經走出校門半年了,又臨近十二月,學校低一屆的師弟師妹們迎來了他們跨出校門的第一步,實習期來了,熟悉的日子和味道。對的,時間過的飛快 ,想想眼前還是他們陪我照畢業照的日子,現已經到陪伴他們拍畢業照了。
然后,他們有的也跟我聊了下關于實習的問題和焦慮的地方,畢竟算是第一次真正跨出校門迎接社會洗禮了。當然,這跟在校時所做的兼職性質不一樣,這不是兼職,這是全職。
畢業前的那一份實習工作我該怎么選擇?
相信這是很多剛出來的大學生都會考慮的,我是否一定要選擇專業對口的職位和行業?還是隨便找個工作混過實習期蓋個章拿畢業證就行了,畢業后再重新打算,還是第一份實習找個自己想嘗試想去做的行業去接觸看看怎么樣。所以我也就瑣碎說說自己出來到現在,和開始經歷的實習期的一些看法吧,純粹給大家參考參考,其他的留給你們自己思考決定。
那就先從頭扯起吧,從入學選專業前,我就沒什么個準信,我是文科生,開始選專業比較偏向這邊一點。那時候第一志愿選了人力資源,第二個選了工商管理和營銷策劃,第三個選了財務管理,差不多是這個樣子,身邊的人倒是選了很多市場營銷,因為當時算是萬金油的專業吧,像之前的汽修機電也是比較熱門,不過個人不太喜好。
最后表哥建議我選計算機網絡技術方面,當時互聯網行業是大勢所趨,我當時也不懂,只是覺得,哎無所謂,都可以,不特別喜歡也不特別討厭,就先學著看看,然后順利進入信息工程系計網班。理工科的專業,學了一兩個月,對于一個文科生來說是非常艱難吃力的,各種軟件代碼等等,有點懵逼,也就產生了想轉專業的念頭,想回歸當初想學的管理和策劃專業,朋友們都勸我考慮清楚,最后決定留下來的原因是當初開學跟班里人串門都太熟絡了,都玩得來也挺開心的,突然離開又得接觸新事物,倒是有點舍不得,哈哈,也是有點搞。
然后接著學啊學,談不上喜歡,也沒有學的多好,盡力學保證不掛科,心思還在另外一個東西身上,就是從高三開始我很喜歡做活動組織活動這些東西,進了大學之后想接觸的更多,在班里競選了組織委員。很多人問我,為什么不去選班長或者其他更好嗎,其實我是有我自己的小追求小算盤的,所以第一目標,班里組織委員,學生會組織部干事,幸好都如愿的爭取到了,成功的加入了這個圈子的陣營,之后寫策劃啊負責活動啊都做的挺開心,之后也順利留任,接觸到更多的策劃方案和活動,并且熱愛它。
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就先遵從自己的內心
充實的幾年大學生活沒多久,然后實習期就這么來了,開始很迷茫無措, 現在才切身的體會到師兄師姐當初對我們說他們剛出來的狀態:迷茫,不知道往哪走。現在感覺就是一群人孤單的狂歡,結束之后那股無力與恐慌來的更加兇猛,我出去要干什么,能做什么,會做什么?我承認,大學專業知識我跟大多數人一樣,半桶水。
欣慰的是大學幾年的干部和社團生活讓我充實和補足很多,我開始把這份對于組織策劃活動的熱愛轉換到實習工作上,哎,找個活動策劃的工作貌似也不錯啊,這樣能接觸到更多跟全面的策劃知識和體系,校內和校外的差別真的是天差地別的。之后就上網查找,有沒有這方面的職位,巧了,簡直像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相關職位多到看的眼花繚亂,諸如活動策劃專員,助理,活動執行,線上下活動策劃,營銷策劃等等。
目標定下來了,然后就瘋狂的投簡歷,找資源,想想那時候在宿舍跟舍友一起第一次做簡歷的情景,還真是難受,網上投出第一份簡歷,感覺如何?沒感覺,可能是麻木了。然后參加校招會,看到有關活動策劃方面的全部掃一遍,家里和身邊的同學都在問我,別人都是找本專業的,你找其他不是沒有優勢?做本專業不是更好更有把握更有發展嗎?說的也在理,只是我自己內心追尋的東西,我覺得有必要去找明白,現在剛出來,機會時間這么多,又能不怕犯錯,又沒有什么代價,這時候不上還等什么呢。
現實情況往往和預想的有點差別,信奉過堅持。
之后不可避免的碰壁,瘋狂碰壁,從校招到網上投簡,多數都是過了初試,要么就復試被打了下來,要么就是跟網上的投簡一樣,猶如石沉大海沒有一點波動,心里焦灼等待又苦苦沒有結果,最受打擊的一次是復試回來等結果,待遇是實習期800一個月不包吃住,這在一線城市算是什么水平我就不多解釋了,倒貼沒關系,我愿意!因為實在是太過于喜歡,熱愛策劃這個東西了,能爭取到都能激動開心的不行,可惜事與愿違,最后還是失敗告終。那時候心里一直在反思自己,腦子里充斥著:我懂嗎,我沒能力嗎,不合適嗎這些想法,做凳子上發呆一整天,最后做了個挺冒險的事情,回復那個公司的hr問了下競選不上的原因,之后hr回了個我的郵件,說公司臨時決定,名額不外招了,深感抱歉,雖然有點郁悶,但是起碼還是有點安慰。
再接著調整了下狀態,繼續調整狀態繼續去找,面試在一次次被打擊,一次次的緊張語無倫次中度過,邊失敗邊攢經驗,下次對話能更沉穩,要說有什么催動我堅持去做的原因,也講不出來,說不上熱愛這個東西有多偉大,只是覺得你快畢業了,要找工作了,要開始成為大人了,要開始養活自己了,一切都是順其自然般應該去做如人要吃飯的普通事情,有了需求,人就會去做了。
12月份出來,一直找到1月份,沒有成功,咸魚想翻身還是挺辛苦的,好,先回家過年,年后再繼續找。然后偶然一個機會加到了我所在區域的一個策劃行業交流群,里面很多策劃方面的老前輩,以及各個公司的hr,一個比較豐富的圈子,之后第一份工作也是在這里面找到,接下來的期間做過編輯,做過推廣,也做過連鎖餐飲店的見習經理,也差一點賣過保險,也都有繼續學習策劃領域的知識,因為既然熱愛沒辦法短時間去實現,只能慢慢積蓄,不能死綁自己在一棵樹上,先去把自己養活。
說起保險,那時候實習無門,聽朋友介紹,去面試中國人壽公司保險專員,等第二天去報道的時候去到人壽大廈,臨進門口,最后內心還是很焦灼,在問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工作?最后還是決定放棄了,也明白真正適合,自己喜歡的就是原來內心想遵從的,兜兜轉轉,也接觸過了幾個行業,也學到了很多專業之外的東西,很知足這份經歷,最后現在做的是活動策劃的工作,能學到很多對于活動策劃很全面的概念和理解,慶幸當初堅持。
貌似說的題外話有點多了,最后就做點總結吧,想聊更多的私下再隨便聊聊各自的想法吧
1:第一份實習工作最好做喜歡的,先跟著自己內心的方向走,其他的不重要,也暫時不需要考慮。
2:不要害怕碰壁,失敗多了往往能積蓄很多經驗,關鍵是學會總結改進。
3:多點嘗試新資源新途徑去找,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傳統的招聘會和網上投簡歷上面,多去拓展和找路子,比如行業交流群,社交區,等等。
4:現在外面魚龍混雜,要學會辨別好與壞,凡是開口交錢為前提作為面試和其他條件的一律不去,當然,除了某大型招聘會入場那種。
5:專業對不對口,有沒有經驗不重要,看的是你是不是真正熱愛這份工作,有沒有可塑性。
6:剛開始會很辛苦,好的也是剛開始,有很多可以犯錯的余地,做人做事別太囂張就好。
7:去面試這家公司前一定要準備好簡歷,以及對這個公司情況的大概了解,面試的職位了解,太多還可以記在本子上帶去。
8:帶在校作品,證書等相關,有備無患。
9:不要小看實習期,把握的好,你能比別人更快和少走很多歪路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10:離目標很遠,理想也講生存,不要太死板,時間有限,如果有職業方向的話還是最好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