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理過程
無論是思考問題還是進行文字表達都離不開推理的過程,所以推理過程是什么樣子的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皮爾斯認為,所有的推理過程都包含了三個要素:規則、情況與結果。而已知其中兩個要素來推出另一個要素的過程,就是推理過程。那么相應的,可以將推理過程分為三種類型:(一)已知規則和情況,推出相應的結果,叫演繹推理;(二)已知情況和結果,推出相應的規則,是歸納推理;(三)已知結果和規則,推出相應的情況,運用的是外展推理。相應的進行每一種推理過程的要點如下:
(一)演繹推理:演繹推理特別適合用于歸因分析,在表達上適用于較低層級的論點表述,特別要注意的是,推理步驟不要超過四步。論點+論據進行展開。
(二)歸納推理:在歸納推理中,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分組的CECM原則,也就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三)外展推理:外展推理一個重要的應用就是提出假設,并針對假設進行實驗設計。
以上推理過程是進行,思考問題和文字表達的,基礎性思維。
二、思考框架
如何有效地進行思考?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給出了這樣一個思考框架,這個框架由三部分構成:(一)界定問題、(二)分析原因、(三)解決方案。
我們不難想象,思考的開端應該起源于問題的明確界定。界定問題首先需要明確的是:1.背景是什么以及當前的困境是什么?基于這兩點再繼續考慮,2.目前的現狀怎樣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期待是什么?最后再去思考,3.如何做才能從現狀實現目標?
只有當明確的界定思考的問題之后,才能利用邏輯思維,對該問題的原因以及針對原因的解決措施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從而得出結論。
三、表達框架
如何有效的進行文字表達?首要的一點就是明確聽眾是誰?聽眾不同,關注點各異,相應的表達的重點也會發生改變。聽眾,的關注重點可能是:結果、行動、經驗教訓、以及背景問題描述等。
同時在《金字塔原理》一書中,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表達的框架:在序言中基于背景(S)、沖突(C)、疑問(Q),引出回答(A),并在正文中,依照不同的推理過程對回答展開敘述。
在未來的工作學習中要充分利用邏輯思維,來進行,問題思考與文字表達,從而能夠有效的開展一切文字性工作,使寫作行文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