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末的早晨,似乎很久沒有像今天這樣正式地吃早餐了。八點半起床,九點跑去菜市場轉悠一圈,買了碗米酒回家燉著喝。
雨后的城市總是有一股土壤的味道,讓人忍不住多呼吸幾口清新的空氣,害怕哪一天又被霧霾給吞噬。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菜市場站點,每天早上天剛亮,這邊便擺滿了攤位。之所以稱之為“站點”,是因為這里是全露天的,也就是巷道的兩邊是菜農的攤位,待中午的時候,許多菜農便收攤回家,所以起晚了還不一定能買到菜。上午和下午,巷道是兩番完全不一樣的場景,巷到是市場又是小徑,熱鬧又冷清。
和公公婆婆分開住以后,我便不再享受每天有現成早餐吃的待遇。雖然家的位置離火車站很近,但是附近的早餐館卻寥寥無幾。這就使得我不得不每天早晨提前一個小時起床,準備早餐。我不喜歡吃速成品,所以我幾乎不去面包店買面包或者去超市買速凍餃子之類的。
如果說以前是“膀胱”把我叫醒,那么現在,肯定就是早餐催我起床。我只有周末兩天的時光可以睡到8點之后,工作日幾乎都是6點起。哪怕零下幾度的時候,哪怕聽到腦殘叔說“我去外面買,你多睡會,別做了?!敝惖脑?,我依舊如此。
我原本以為自己很難堅持,可這一堅持就快九個月,也許會是一輩子。為什么如此執念?我也不知道,就單純地想好好解決早餐。
一頓營養的早餐可以讓一天都充滿活力。我喜歡多樣化,一周五日,每一天的早餐都是提前一天想好,準備好原材料,甚至洗好、切好,放在冰箱保鮮,第二天一早速戰速決。廚房里的電器開始越來越多,烤箱、豆漿機、酸奶鍋、煮蛋器……
第一日,小米粥/紅豆薏米+清炒時蔬+煮雞蛋+水果;
第二日,酸奶+雞蛋煎餅+玉米+水果;
第三日,西紅柿雞蛋面+鮮牛奶+水果;
第四日,雞蛋肉餅湯+饃饃+水果;
第五日,肉絲煮米粉+豆漿+水果;
……
通常是此類的搭配,只要頭一天洗好素材,早餐基本上半個小時就可以搞定,這些都是非常簡易的早餐,有時候心血來潮會多弄點花樣,然后擺好樣式。而且我發現,做好一頓早餐,不僅滿足了胃,還讓心情格外愉悅。不僅自己舒心,想到腦殘叔起床后看到如此精心的早餐,心情一定也不錯。
做完早餐以后剩余的時光便完完全全屬于自己,可以精心梳妝一番,可以聽聽收音機,可以看看書,寫寫日記,到點后上班。
有人說,你老公真幸福。我笑笑。有人提醒,都說婚后的第一頓飯決定以后兩人的地位,你現在就甘于做早餐,那這一做就是一輩子啦。有人冷諷,歐巴每天都給我做愛心早餐,從來都不用我動手的啦。
我不曾抱怨,因為心甘情愿,也是因為受我媽的影響。我媽是個很勤快的女人,家里從來都是整齊干凈的模樣,而我爸和我也一直很默契的配合著我媽,默默尊重著我媽的勞動。我問我媽,你每天擦地拖地不累嗎?天天做那么多家務不會厭煩嗎?我媽說,我就是停不下來。我有些心疼,那你叫爸幫著你點嘛。你爸每天都要工作,這種家務事,能自己做下來就做。我媽的觀念比較傳統,她覺得女人就應該把家里打點好,不讓男人分心,好好在外干事業,哪怕其實我爸最后也沒做成啥成功的事業。我媽也從來不會因此奚落他,讓他在家里做家務,倒是我爸周末的時候會主動洗洗衣服,掃掃地啥的?;蛟S這就是兩夫妻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種默契吧。為此,我媽也教導我,不要跟丈夫計較誰做多誰做少的問題。
在婚前我也與腦殘叔制定過一份家規,家規是我寫的。家規里沒有寫要讓他家務全包之類的話,我只是寫,主要的家務由我承擔,但我有分配給他做家務的權利。腦殘叔是獨生子,也是家里的獨孫,婆婆疼,奶奶疼,家里的人都疼。從來不讓他干一點活,連飯都盛好,水果都洗好切好送到嘴里。所以,最初的腦殘叔基本上是一個生活白癡。
我們在一起生活后,我開始慢慢教他。從收衣服晾衣服開始,到洗碗,再到洗衣服,最后是拖地。雖然他現在做得還不是很好,比如晾衣服晾得東倒西歪,洗幾個碗經常倒完半瓶洗潔精,拖地都是瞎糊弄。但他從來不會拒絕,他的態度是好的,積極的。
我從來也不會指望這樣一個人會給我做一頓飯。但有一天他突然拌好一碗面,端到我面前,聲稱第一口要給我吃的時候,我有被感動到。而且,下班回家后他會主動去洗碗,他會主動去晾衣服,他從來不挑剔我給他做什么早餐,也不會說我做得不好吃之類的話。我們之間就是漸漸有了夫妻那種默契,我不隨意埋怨他做得不好,他也不挑剔我,他累了,我就多做點,我不舒服了,他會真心體恤我。
夫妻之間真的無所謂犧牲,有些人就是心甘情愿去做一些事情,哪怕沒有回報。如果說戀愛是你求我應,那么婚姻就是一場漫長的獨角戲,有時候主角是你,有時候主角是他,有時候你會覺得你們倆已經是一個角色,戲里透著生活的點點滴滴,有酸甜苦辣,又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