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去澳門之前,我有些緊張。這個曾被不同體制殖民的地方,是容易相處還是難以融入呢?
我為此花了幾個小時在網上認認真真地看攻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這樣一句話:“澳門的街道都很窄小,但很干凈。”
出發前打電話給朋友,聊起我準備去澳門,她也說:“澳門的街道很窄的,但是很干凈。雖說廣州這個城市已經算是干凈了,與之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我從澳門回來,向小伙伴描述澳門時也忍不住說了這一句話:“澳門的街道都很招小,大多是單行道,但是很干凈哦。”
“但是很干凈”,這句后綴,到底被多少去過澳門的內地人重復過呢?我不得而知。
就我而言,一天的澳門行并不能讀懂這個城市,卻莫名喜歡上了那些老舊的小街小巷。
商店前面伸出來的一小片地面,只容一個人走過,就是人行道了。走在上面,卻沒有因為窄小而不適,也不用害怕前面有人吸煙而無處躲避,因為到處都有提示寫著:“吸煙者罰款600元(澳門幣)。”
需要過馬路對面時,我曾驚慌四顧,遲遲不敢踏出腳步。但是我發現身邊的人都很泰然自若,從從容容就過去了。再仔細一觀察,很多騎摩托車或開車的車主在有斑馬線卻沒有紅綠燈的地方往往會放慢速度,如遇有行人過馬路,更會主動停車。
在這個城市,過馬路是車讓人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城市,行人是被尊重的,有尊嚴的。
我的驚慌也許在澳門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在我所住的城市卻很有必要。一方面我所住的小區附近經常有很多電動車四處亂竄,完全無視紅綠燈的規則和行人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小區附近的紅綠燈沒有錄像頭,不止一次有開車的直闖紅燈,而且速度很快,而那時我剛好在過馬路。
在我看來,我所住的城市是要人讓車的。有些時候,我感覺不到行人的尊嚴。
還有一個細節,也讓我感動。澳門大多數小街小巷里,干凈之余,很容易找到行人可以坐下來休息的地方,也許是干凈的臺階、也許是一張木椅,也許是花池的邊……游人走累了,一屁股坐下去,融入街景當中,完全不突兀。
我去過不多的城市當中,較少有這樣人性化設計的。
做這樣的對比,并非是要贊誰貶誰,只是人人都有一顆向往美好的心,我也只是看到人家美好的一面,并且向往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