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今天要說的就是這瓶富貴竹的故事。也不知道你們是否同意我的觀點,我只是單純的發表一下自己對這瓶植物生長的感悟!
這瓶花是去年搬新家的時候買的,買它有兩個目的:一是它能凈化空氣,能水養,而且賣花的人說好活,再說還能四季常青,二是它富貴的名字——富貴竹,希望自家的經濟能在努力下上一個新臺階(本質的我并不俗氣O(∩_∩)O哈哈~),所以鑒于這兩個原因呢,就在餐桌上買了這瓶花。買的時候,枝條的數量只有現在的一半,也不貴,按照賣花的師傅的說法養著它,時常換水,剪點根,可是并沒有像賣花師傅說的那樣,緩過性來,從買回來開始就葉子一天天變黃、干枯。起初,我只是覺得它離開了培育的營養液可能不適應自來水吧,等過一個月也許會好點吧,就這樣悉心的照顧著,慢慢的等待著,希望它在我的細心照顧下能生出根須,這樣它就不會死了,哪怕長的慢點也行,可是事情并沒有按我預想的那樣發展,有點小失望。
我可能是有點強迫癥吧,O(∩_∩)O哈哈~,凡是發黃的葉子我全部給都給剪掉了,根底下腐爛的部分我也給剪掉了,9月份買的,到12月多的時候,每個枝條上就剩了最上面的兩個葉子(因為覺得它們可能活不下去了,所以沒有留照片),根部只有少數長出了一點點的短須根,而且有些筆直的干還長彎曲了,有些“駝背”的趕腳,對于這瓶綠植,我想可能我要放棄了。三個月都沒適應,難道它適應能力真的這么差嗎?那養不活也無所謂,所以我就決定從新買一把同樣的,我可不想花沒養成,瓶子還給浪費了。如果有人問:那我為什么不從新買其他的花呢?那我就想說,我是一個執著的人,我想第二次再試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沒有完全養活它。再說了,不是還有幾個已經生根了嗎,買其他花也不好搭呀!O(∩_∩)O哈哈~12月中旬的時候,在原來的師傅跟前我又買了同樣的一把,連數目都一根不差,師傅當時說要不你拿一瓶營養液吧,這樣應該就不會死了,可是我又查過,我們老家的化肥應該也可以,想想那營養液沒有多少,還挺貴,那還是算了,回老家拿點化肥來用,應該效果會更好,反正暫時又沒事。好了,就這樣買回去,往原來的花瓶里一放也不再管了,所以呢是一個挨一個的滿滿一瓶,我當時的想法是,反正原來的都活不了了,等完全死了,我就把原來的扔了,因為之前的沒有完全死,所以我還不死心,可以說是僥幸吧,看看有沒有意外?O(∩_∩)O哈哈~
結果,你們猜怎么著?死了嗎?NO,當然沒死,要是死了,今天這故事豈不尷尬了,哈哈~~~,一個星期后本來是要打算回家的拿化肥的,結果意外的發現,原來的沒有再繼續凋零下去,那些原來的沒有長根的現在慢慢吐芽了,第二次買的也沒有長黃葉,一個星期之后仍是郁郁蔥蔥,我想這是什么鬼?明明我什么也沒有做,還是原來的花瓶,還是原來的自來水,就是多放了一些而已。我不太相信這樣的現象,然后為了繼續觀察,我沒有拿化肥用,依舊只是偶爾換水或加水,其他什么也沒做,當然,發展到現在就是你看到的圖片那樣,還有發達的根系,我想,現在再也不擔心它無故死亡了。
想想整個富貴竹生長的過程,我突然意識到,也許這就是一種生存競爭所導致的結果吧。起初瓶子大,放的少,環境太舒適了,它們完全沒有生存壓力,所以就不死不活的存在著。當后來我又買回來一把,企圖將它們替換掉的時候,后來者完全占據了它們之前的舒適空間,它們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壓迫,也許它們也會在想,若再不努力活下來可能真的要被淘汰了吧。有擔憂,才有動力。物物競爭,適者生存,是外來著的刺激和壓力,讓它們有了求生的意識,知道安逸的環境不再是它們的專屬,所以它們才努力的從狹小的空間了呼吸著微博的空氣,然后拼命生長,直到生根發芽,完全存活下來,對于后來者這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才有了如今這滿滿一瓶的筆直“身軀”。
植物也有生命,它們尚且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那我們自己呢。工作單調無味,我們一邊抱怨著,一邊繼續著。我們總是認為,總有一天我們能找到那個真正喜歡的且可以給我帶來金錢效益的工作,所以我們就理所當然的得過且過現在的生活。國企或者世界500強,或者中國50強,再或者國家公職人員、教師等那些看似穩定的“飯碗”,我們認為這些是不會失去的,有些人可能以為再怎么樣,我也不會被淘汰,我們公司也不會倒閉。可我要說,親愛的朋友們千萬別太自信,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我們誰都無法預知。我們總是鼓勵自己,生活會越來越好的,可我們每天真的有所進步嗎?明天的我們真的優于今天的自己嗎?若是沒有在進步,那安逸的現在和退步其實是一個同義詞,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又有什么底氣說自己在未來一定不會被社會淘汰呢?反正我是沒有勇氣。。。。。。
努力的方法有多種,或者一天看幾十頁書,或者一個星期學一個小技能,或者利用工作的空余時間專注于我們自己的某一個興趣愛好,哪怕是愛看電視劇或電影人兒,那也可以寫些影評之類的鍛煉一下自己的寫作能力,這誰又能說不是一種提升呢?時代在進步,請不要讓當下安逸的生活環境蒙蔽了我們的雙眼,我們怎能停下學習的腳步而裹足不前呢,反正我是不想做第一瓶富貴竹那樣的人生,有道是“書到用時方恨少,船到江心補漏難”,我們何必要等到難以生存時才后悔自己當初的蹉跎歲月。該怎么辦,大家都是明白人,誰又不知道這簡單的道理呢。僅此一文是為了一瓶花而寫,若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我必回復。(本來1+1個思想,就不只是2個思想那么簡單),O(∩_∩)O哈哈~
(注明:這瓶富貴竹從第一次進我家到現在,所處的外界環境是完全一樣的,家里有暖氣,一個冬天,溫差波動在2℃以內,所以排除環境溫度把第一盆花凍死的可能哦,O(∩_∩)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