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時候,獨處的時光變得流動而微妙,你可以隨心安排自己的生活,散步,看書,寫作,吃飯,本就是一個人的事情,那何不安心享受獨處的時光,品味獨處的快樂。
一個人散步,時間突然變成了大把的,不用考慮迎合同伴的要求,只需把自己所有的心思放在周圍的景物中,來一場心靈的約會。當多個人一起散步,過程更多地成為閑聊瑣事或者是尷尬的沉默,在沉默中我漸漸感覺到了交往的困難和晦澀,周圍的景物成為我們緩解尷尬的由頭,而失去了她絕美的顏色,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你的目光注視在眼前之景中,你只需靜靜品味湖光山色的夢幻靜美,心靈也在此過程中暫時拋卻了無謂的羈絆和苦惱,只沉醉于此刻的輕松放達。獨處之樂,樂在一個人散步,一個人出游,一個人享受片刻的安寧。
一個人看書,周圍的一切變得虛無,只剩下自己的靈魂與書中人對話,在書中世界盡情遨游,放下人際煩惱,此刻只留我一人,不必考慮措辭是否得當合理,不必察言觀色,不必累覺不愛。你會忘我地投入到書中之境,而在此刻,每一個文字都變得有了靈魂,有了生氣,等待著自己去感受,去徜徉。案頭總有幾本百看不厭的書,在獨處時撫過,諳熟其中字句,腦海中亦可以飄過熟悉的畫面,熟悉的情懷,那些美好的句子,曾在孤單苦悶時撫慰過我,讓我不因孤單而孤獨,讓我明白,除了狂歡,獨處也可以讓我感到快樂。獨處之樂,在于安靜地翻讀舊書,琢磨文字,沉淀身心。
一個人寫作,把心緒,不是用人與人之間的言語傾訴而是用筆下文字抒寫出來。人與人之間本無須太多無謂的交談,談得太多則變得瑣碎淡漠。而獨處的時候把心語變成文字,落于紙上,為生活做個注解,也是一種情愫,一種生活態(tài)度。我常常苦惱于言語的匱乏與空虛,人與人之間用三言兩語來維持聯(lián)系與情感,雖然是世間常理,無奈到了一定限度也會言不及義,寡淡難耐。而在一個人在紙上寫下只言片語,無論是邏輯精妙的說理還是興起而發(fā)的長短句,都讓自己的思想得到放飛,而不是面對面交談時可能遇到的捉襟見肘。獨處之樂,樂在寂靜無人之時,鋪開一卷白紙,將近來發(fā)生的瑣事也好,大事也好,心緒也好,書寫下來,聊以自慰,讓身與心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下,在暖黃的燈光中,在平和的文字中得到溫柔的對待。
一個人吃飯,有人說“孤獨,一個人吃飯,那就太孤獨了”,其實不然,一個人吃飯的時候,你面對的只有眼前飯菜,時間變得可以由自己掌控,你可以仔細端詳食物形狀,色彩,米粒的顆顆飽滿,湯汁的晶瑩粘稠,蔬菜的翠綠可人,而這些,此刻被你一人收入囊中,成為一種絕美的享受。 有人說,通往心的捷徑是胃。胃就好像是一個壁爐,而心就是一座房子,當壁爐備好了許多燃料,填的滿滿的,燒的暖呼呼,心這座空曠的房子也就溫暖起來了。所以,一人食,不代表孤獨,而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人的時候,食物是溫暖的慰藉,是可以互訴衷腸的精靈獨處之樂,樂在一個人的時候,好好吃飯,對自己好,將生活看得重要,感受生命的美麗意義。
不知何時看到這樣一段話,看到時就愛上了它,“ 如果一個人,請這樣活著。可以孤單,但不許孤獨,可以寂寞,但不許空虛,可以消沉,但不許墮落 ,可以失望,但不許放棄 。”這就是獨處的生活態(tài)度吧,不偏不倚,不自棄不自滿,一個人的時候,用知識充實自己,用食物犒勞自己,用自然滋養(yǎng)自己,讓生命的每一刻不因孤單而孤獨,不因寂寞而空虛,不因消沉而墮落,回首來時路,你可以說,獨處的時候,我也沒有辜負時間,辜負自己,而是將獨處的時光仔細打磨,讓獨處的每一刻都是快樂而有意義的。
獨處的夜晚,我寫下這些文字,等待有心人翻閱,等待光陰深處的自己,再度讀來,能夠坦然一笑,心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