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自己總是懷著“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強說愁”的傷感,寫下那些祭奠青春,祭奠流逝歲月的文字。
說來可笑,當(dāng)我真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即將二十歲時,卻不敢再輕言感傷“青春的流逝”,惶恐而不安。
選擇性忘記一切,并不接受自己已經(jīng)是大人的這個事實。
有一瞬間突然明白,對于時間的饋贈,我們應(yīng)該坦然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資格成為長不大的彼得潘,可以居住在童話的城堡里。
二十歲,應(yīng)該是充滿美好而溫暖的一歲。如果想過了二十歲,那可真的是成人的世界。
以前的自己總是說“面具下生活的人們,該有多累,自己說話是口無遮攔”。
直到我二十歲,才明白面具是來保護那個真實而不并美好的自己,說話前必須走心(用心)。很多時候,說話不用腦子讓我吃了很多的苦頭,有些成長是你從刀光劍影、一路被傷得血淋淋才能體會。
二十歲的我,每天像個陀螺一樣不停,也不會輕易地說著“放棄”的話。
二十歲的我,不再為一點小事而洋洋得意,努力,付出,收獲,自然而然的事情。
二十的我,不再天真,會輕易相信每一個人,卻依然保持“本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