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很榮幸地收到師姐邀請,說要帶我一起去參加OMFIF的論壇。昨天傍晚,我第一次到了北京的金融街。在北京出現難得的彩虹時,我在金融街某個寫字樓的會議室里,接受了一場對我而言從外到內的洗禮。
發言人是路易斯安那州的美聯儲主席James Bullard。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種高大上的學術論壇,我坐在靠后的椅子上,認真而專注地聽著他的發言、看著他的PPT,但是很遺憾的是,由于我的英語水平差,我有很多地方沒有聽懂。一知半解的我,看著會議桌上把金融現象和數據表格分析地深入淺出的James Bullard,和坐在一旁德高望重、仔細認真做筆記的論壇首席執行官David Marsh,心中有種說不出的崇敬和自我慚愧。
自由提問時間,旁邊華爾街日報的媒體姐姐用極其純正的英語提問,顛覆了我對財經媒體人的想象和看法;旁聽的外國人的認真、嚴謹、鉆研讓我大開眼界;各大金融機構的代表發言時,我在想象他們平日的工作狀態,這些平時總覺得很遙遠、難以觸及的生活突然在我平淡的大學時光中露出一個小小的角落讓我開始探索之旅。
我好奇:金融圈是什么樣?金融白領和財經媒體人的生活如何?金融人士在會前酒會上會如何進行Social activity?
也幸運:能有幸聽到這樣高水平的分享,能見到這樣一群金融界精英,能感受些許金融氛圍,讓我也更加堅定自己的學習方向。
更慚愧:英語水平太low,而且還聽到很多課堂上學過的金融術語,但是由于平時一知半解,沒有自己深刻思考過,遇到這種場合就沒法應對了。提升英語和專業素養是我今后努力進步的目標。
會議結束后,我跟著師姐走出會議室,在走廊上我和James Bullard擦肩而過,這次對我而言重要的見面將成為我未來求學、求職生活的一個激勵,將激勵我更努力學習知識,激勵我明確方向,勤能補拙,有所作為。
我看過上海陸家嘴的金融圈,也去過北京朝陽區的CBD,以為金融街也就如此了。沒來這里之前,以為它只是和北京其他普通街道一樣,并無期待。昨天第一次見到北京金融街,我卻有種意料之外的驚喜,坐在出租車里,看見街道兩旁林立的寫字樓,豪華亮麗,高高懸掛著耳熟能詳的中外大牌金融機構的牌匾。夜幕降臨,寫字樓里卻燈火通明,透過落地窗看見里面一排排的辦公間,不禁暢想,那些加班打拼的金融白領們,他們辛苦嗎,也快樂嗎?
昨天傍晚的北京,有彩橋橫空的驚喜;短暫的金融街之旅,我決心把閃閃發光的期待留給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