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去了一次動物園,一晃一年過去了。還記得一只只動物的影子,都模模糊糊、影影綽綽的。體態豐滿的大熊貓、體形輕盈的猴子、體積龐大的大象、體健如牛的犀牛,體圓如桶的河馬,更有不知名字的鳥獸們,已然淡出了我的腦際。
此次故地重游,相較去年輕松了一些。
娃長大一歲,出門在外的衣食負擔都大大減輕,尿布不用戴了,奶不用喂了。語言表達和行動能力都大大增強,有事就說話,沒事跑著玩。
即使如此,還是應了那句俗話,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一個多小時的地鐵多難熬啊,還好地鐵的視頻里有小兔子,伴娃度過漫漫長路。一只不遵守規則的小兔子,一只總是受傷的小兔子,一只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小兔子。扶梯上探頭看美女兔,頭被卡;電梯快關了一往直前伸手扒拉,手被夾;進電梯亂按按鈕,電梯失控;出電梯搶人一步,高處摔落。這就是不遵守規則的反面典型,娃從中學到了要遵守規則。
出了地鐵,已是中午。動物園附近真是沒啥好吃的,僅有的幾家店人滿為患,全是拖家帶口帶娃來的。將就吃吧,你還別嫌貴。
小兒難養,飯不難吃娃難喂。好不容易吃完了飯,興致勃勃去買票,才想起要用現金,已經習慣無現金支付的我們,相顧無言。幸好還可以現場求助,問了幾個年輕人,終于有人同意借錢,我給他轉賬。千恩萬謝買票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老天真會開玩笑,買完票走到動物園門口,矗立一個牌子,赫然印著兩個二維碼,下面分別寫著微信和支付寶。這不是坑人嗎,比焚書坑儒還坑。詢問的時候,窗口售票員口口聲聲說只能用現金。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沒有回憶就沒有傷害。我看到動物園三個字正向我們招手,趕緊抱娃過去檢票入園。
跟上次一樣,先去熊貓館參觀。一隊外國旅游團也同時進來,圍在玻璃前拍啊錄啊,一時間竟有些擁擠。也難怪,這會兒就這么一只寶貝,大家能寶貝的很,可這寶貝動也不動,懶懶的躺在木床上,我就這姿勢,你們愛看不看,愛拍不拍。能不看嗎?千里迢迢來了,就為了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娃很高興,不停地說“國寶大熊貓”,“它喜歡吃竹子”。這是娃從書上學來的。
后來又在室外看到了兩只,都遠遠的,大熊貓都在睡午覺,也沒有黑白分明的樣子,看的不盡興。
轉出了熊貓館,來到了猴子山。猴子山是我起的名字,因為這里好像沒有名字,去年來也沒到過這里,這次湊巧路過。猴子們不愧是林中好手,身手不凡,騰挪跳躍,飛檐走壁,風聲在耳,形影不見。直到看見一只小猴倒掛金鉤,忽然聯想起猴子撈月的故事,不是虛構。
娃在猴子山看的歡喜,觀察的認真,尤其愛看幼猴仰伏在猴媽媽腹下。猴媽媽停下來的時候,小猴子就松開媽媽自己下地玩,大大的眼睛,滿滿的童真,跟人類的寶寶似乎沒什么分別呀。寫到此處,不禁想起巧虎里的一句歌詞,世界就是愛的大家庭。人與自然,本就該和諧相處的啊,不是嗎?
與猴子山的猴子們呆的久了,我竟也貪戀起來,不想往前。一是貪戀此地的陰涼宜人,二是貪戀小猴子的活潑可愛,精靈俏皮,三是貪戀娃此刻的開心忘我,娃已深深的愛上了這些小猴子,要跟它們做好朋友呢。
太陽稍稍偏西,我們才繼續走。一頭豪豬,渾身是刺,窩在堆起的木頭下面。三頭土狼,一動不動,在土坑里閉目養神。北極熊館,一只雪白的北極熊蹲在水池里,神情落寞,這里一定沒有家鄉的味道,一定沒有家鄉的溫度,一定沒有家鄉的遼闊無垠。
不知不覺,昆玉河現身眼前,動蕩搖晃的河水,沖刷著河槽內鮮紅的水草根基。一艘快艇飛速馳來,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觀光快艇沖擊出來的層層波浪。于是大家就坐在岸邊,欣賞這無風而起的浪,欣賞快艇在昆玉河上極速前進的刺激和興奮。
欣賞夠了,才起身沿河而行。大象,犀牛,河馬,長頸鹿,各在各的領地內或俯首食草,或昂首信步,或巋然不動。特別是長頸鹿,優雅美麗,自信迷人,來回踱步,魅力不減去年。
看到這里,動物園的游覽告一段落。夕陽向晚,該說再見了,娃有點依依不舍,還念叨著要看大熊貓。國寶大熊貓,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