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所以我們各自的人生大有不同,可能因為環境、因為思想、觀點、甚至選擇,或背道而馳、或殊途同歸。好像屬于我們的人生是一盤棋,你想要怎樣的結果,想途經怎樣的風景,從第一部開始就要有自己的思慮,你選擇的每一步,目的都是邁向你想去的地方;仔細想想這個比喻又不太恰當,一盤棋,太險、也太謹慎,落棋便不悔,那種處心積慮、步步為營似乎少了生活中的諸多輕松和愜意。但是終歸啊,生命的一個個選擇都源于規劃,來自夢想。
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的愛因斯坦,學業平平,卻在物理和數學方面樹立目標,規劃中的愛因斯坦選擇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物理學專業,有志往科學領域進軍,有規劃的人生即便受盡苦難但總會迎來結果,26歲發表了科研論文《分子尺度的新測定》,之后又發展了普朗克的量子概念,圓滿解釋了光電效應,宣告了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和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重大變革,為闡明相對論,他專門選了非歐幾何知識。明確目標的愛因斯坦婉拒了總統的職務,在科學領域頗有建樹。他一生經歷與其有明確的目標和有效的規劃是分不開的。
馬云說:他一聲做過很多次重大的決定,一生中有很多光榮的事跡。但他也說:“我一生最失敗的事情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在創立阿里巴巴的時候從沒有想過自己的生活會變成這樣,我本來認為這將是一家小公司?!甭犓f,好像是不經意間就創立了在別人眼中非常輝煌的成就,并沒有因此而努力過什么,但是如果你看一下他這一生的失敗和經歷,就會明白人生根本就不會有那種被稱作“坐享其成”的東西,其實他從最開始就在規劃人生啊,只不過在那一段時間里成功或失敗,他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對于他說的,只能說我們無法預估人生的上限是什么,你的努力可能不僅僅使你到達你想要的高度,可能會比預料中更出眾,僅此而已。
我仍然清楚的記得于我自己而言比較重要的選擇,填報大學志愿選擇專業那天,來自于長輩的各種建議和想法迫切的想要鉆進我的腦子里,護理、會計、計算機……,隔著房間的門我被迫接收著他們強大的訊號,我翻閱著學校發放的供我們選擇專業的那本厚重的書,毅然決然的在法學專業上畫著圈圈,預估比對自己的分數,在不服從調劑上挑了勾。
可能是法庭上的字字珠璣、舌槍唇戰,也可能是想要維護道德的最后一道底線、當事人渴望幫助的眼神、每一個案件勝利后的喜悅都是引導我想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理由,選擇專業、司考、律師證,因為有自己想要到達的地方,所以一路為此規劃。
各個地方的高考狀元,接受采訪時回顧的往往都是廢寢忘食、徹夜難眠、有規劃的路程,從未聽到有誰的過往聽天由命、隨遇而安、沒想法的人生;好像毛毛蟲生下來就要成為蝴蝶,所以它這一生都在力求破繭;曇花也有一現,蟬也在嘶鳴整個夏天。因為有目標,所以才有規劃的向前。
一場規劃選擇與隨遇而安之間的較量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著深層含義的讀寫和詮釋。
可能有人會說那種活在自己制定出來的格子里的人生,索然無味,但為自己的人生規劃并不是為自己打上死格子,規劃沒有限制,沒有強迫,根據自己的主觀意愿,規劃著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一步步的看著自己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那種人,每走一步,都是歡愉,追夢的過程中從來就不會束縛著你去體會世界的美好,沒有索然無味,只有食髓知味。
況且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享受美好,還要創造自身價值,在你規劃自身價值的過程中享受著舒適愜意。
我要規劃的人生,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