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來就是帶有印記的,你就是你,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古希臘有一條格言,人通常被對事物的看法,而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擾。當一個人面對傷害、挫折或死亡時,他害怕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他的心態。很多醫學上的 奇跡,都與人的心靈有關,潛意識,或者是說人的主觀能動性。我不是唯心主義者,但我相信,這句格言一定戳中了很多人的心靈,有時候一件小事,夸大,放到無限大,可能就變成大事了。這是一種只看到事物本身,而缺失正能量地看事方法。你可以樂觀一些,或許事情就在良好的心態下運轉,否極泰來。
記得有位作家,2008年肺部發現腫塊后,他放棄了手術和治療,遠走他鄉,逃離了大都市。面對疾病,他沒有厭世,而是積極的心態回到最原始的生活,他幾經輾轉最后來到了云南西雙版納,與哈尼族同胞一起住在寨子里,他說自己仿佛回到了童年,人類的童年。他就是作家馬原,人生有很多變數,也有不確定性。現在他是家里每天起得最早的一個,喂狗喂雞,鍛煉身體。生活在寨子里,更增添了生活的氣息,沒有了大都市的霓虹閃爍,更多是與自然親近,或許大自然才是高手,能將一個垂死的生命,賦予第二次新生。
不僅是大自然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馬原自己對待此事的態度,當肺部取樣做到一半時,他決定放棄了,不做了,很決絕,沒有回旋地余地。帶著家人選擇了大自然,選擇了真正的生活。一甲子就是一生,超過60歲后的人生都是老天爺賞的,這是馬原的定義,如今他正過著自己第二個人生。山上的生活說來詩意,但也一成不變。“生活的變化少了,自然的細節就被放大了。我開始看著竹子的生長、蜘蛛鳥雀的筑巢,這個第二輩子太好了”。
生命開始重建,在不經意間流轉,誰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呢?
正如盧卡努所說,勇敢付出的代價大,但結果更美好。
事物本身并不痛苦也并不艱難,是人類的脆弱和無能導致的。我們人類自身是渺小的,但心靈和理性是強大的,有時候,挫折和痛苦會在意志的堅強不屈中挺過。當我們看到很多事情或事物發生質變時,我們要有看待事物的方法。或許,你會從中看到另一種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