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電視劇都熱衷于拍攝先婚后愛一類題材,女主被迫和男主定親,明明沒有感情基礎,但是卻要住在同一屋檐下,最近熱映的《春閨夢里人》便是這樣的故事背景。而這樣的故事竟也有許多人追捧,將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翻出了新花樣,那先婚后愛的故事究竟是怎么流行起來的呢?它背后又折射出怎樣的時代價值觀和習慣?
先婚后愛,俗稱盲婚啞嫁,既已注定要相伴一生,也只能相互幫襯,細水長流,這在古代就是這么回事。多少女子嫁得不如意,也只能忍氣吞聲,奔回娘家訴苦,一輩子郁郁而終。到了現代,古代言情小說花樣逐年翻新,先婚后愛竟然也有了點甜味。就拿《春閨夢里人》來說吧,一個女子愛慕侯爺嫁進侯府,夫君卻對她厭惡至極,夫妻三年卻仍未圓房,女子也逐漸在這樣不對等的付出中迷失自我,變成了徹頭徹尾的毒婦,在府中立下嚴規苛則,年輕婢女甚至被她在肩上燙了一個疤,以至于最后她被新入府的妾室陷害持刀傷人也沒人替她說話。做人做到這份上真是沒救了。可怪誰呢?可不就怪古代婚姻制度太殘酷嗎?一紙婚約壓得人喘不過氣,想反悔成本又太大。那就干脆換個人吧,讓迷失自我的人沉入湖底,暫時遠離塵囂,讓那個敢于表達自我的人重新活著,看看故事會不會不一樣?
人生就是這樣無可奈何,有的人三年費盡心思也得不到的東西,有的人三個月不到就輕松得到了,甚至還要擺擺手說,我才不想要呢。這可不氣人嗎?可是命運就是這樣的,人拒我予,人取我藏,就是要跟你開玩笑,讓你求而不得,不求而得。或許神在造人的時候就跟人拉了勾定了約:說好了啊,貪心要不得,過分要不得,攤開兩手的時候我才能夠給,你緊握了拳頭我是想給也沒法給了。
于是乎,先婚后愛的故事因為外來人的闖入,自我開始閃光,被壓抑的感情終于有了奔涌的出口,原來有些人的不守規則,就是為了打破另一些人循規蹈矩給自己畫下的紙牢籠。說愛不容易,但一旦愛上,便發現放下也不容易。原來容不容易,全看關口對不對,到了渡口要過河,沒有信得過的船夫也不行。我要愛你,你須得是那個對的人。
對的人?什么是對的人?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的就是那個讓彼此的話語不再被隱藏,讓彼此的心撕去那一層紙窗戶,讓彼此的手逐漸握緊對方的手,危難之時找得到肩膀,痛苦之時有個人依偎,這找得到的肩膀,握得住的雙手,大概就是那個對的人。
胡說八道許久,卻還是有句話想說,心門緊閉,就是愛的人走過也是目盲耳聾,比盲婚啞嫁可怕千百倍,如果要找到一片真心,先得推開門去,朝外面張望張望,走動走動,必要時喊一兩嗓子,跑幾步路,留幾滴汗,別怕痛心,別怕灰心,只要你還愿意去找,愿意去換,真心就時擦時亮,反光的一瞬間,也能照見另一顆真心,那就功德圓滿了。
其實先婚后愛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至少我追到現在還是很期待下一集,不過人們愛看它,大抵也是出于一種對真心的渴求吧?哪怕是先婚后愛,只要做自己,肯用真心待人,也能收獲自己的真愛,這多好啊,更不用說現代女性,一直奔跑在追求自我和幸福的道路上,這樣可愛的故事看了輕松,又能鼓勵著自己前進,真是很難不沉迷吧?
希望大家都能得到屬于自己的故事,哪怕暫時摔倒了,也別灰心,有時候就把自己想象成重生一回的女主角,這一生決定奪回自己的主權,去瘋,去愛,去撒歡吧。對的人在前頭,可不能忘了重新奔跑起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