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兩周,孩子們認識并學習了鐘表 。我想對于時間和鐘表的學習,班級里的孩子大抵是不陌生的。早在上半年,誠孝就總是跑到我的桌前問我“老師,現在是什么時間呀?還有多長時間上課呢?什么時間下課?”。是呀,時鐘本身就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想如果課本里沒有鐘表這一章,我們也不拿出專門的時間學習鐘表,只是在平日里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們看表,他們也是會認識時鐘的。課程標準一年級下冊認識鐘表的目標是這樣描述的:1.結合現實情景初步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學習其簡便的寫法,初步認識“快到幾時”和“幾時剛過”。2. 在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3.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 ? ? ? 目標1在我們的課堂上是較好達成的,由于認識鐘表這一單元是在話題“大自然有聲音嗎?”下設置的,鐘表的學習自然也離不開聲音。閉上眼睛猜聲音的游戲便在這一節課的學習中引入。
“閉上眼睛,猜一猜這是什么聲音?”
伴隨著一聲聲滴答 滴答 滴答的清脆響聲,孩子們馬上識別出來聲音的主人“鐘表!”他們大聲得喊道。
于是,我也馬上請出了這節課的主人---- 班里的鐘表并和孩子們開啟了時鐘學習之旅。認識時針、分針 ,明確“整時”認讀,學習整時的簡便的寫法以及大約幾時。提問,回答,對話 ,一系列教學活動有序平穩的進行,顯然孩子們是很容易掌握這部分的學習內容。那么,孩子們對于鐘表的認識,僅限于如此嗎?
“大江冬去浪濤盡” 時間本來就是這樣悄無聲息地流淌著,直到人類發明了計時工具才把這種無形的東西抽象出我們看得見的意識存在。我跟孩子們打趣道:“大家都知道,午夜12點的鐘聲響過,灰姑娘身上的魔法會自動解除,華麗衣服,豪華的馬車這些都得消失,如果沒有鐘表和時間的概念,那會怎么樣呢?”
“沒有東西可以提醒灰姑娘該走了?!?/p>
“灰姑娘可能會臟兮兮的出現在的王子面前?!?/p>
?“這樣故事的結局就會另外一番模樣了。”我總結,繼續提問道:“那在很久很久之前,在沒有出現鐘表的時候,古代的人們又是怎么計時的呢?”
? ? ? ? ? ? 有的孩子很善于觀察,他發現了課本中關于這部分內容的介紹,向我們款款道來“老師,一個是利用太陽照射影子的影子計時-----日晷,一個是利用滴水及時----銅漏壺?!?/p>
銅漏壺很好理解,很多孩子都見過沙漏,一個道理嘛。(沙漏也是一種計時的方法呢)但是對于日晷,大家讀完仍然云里霧里,我給孩子們播放了一段可愛巧虎島的兩個有趣的動畫,看完之后,大部分孩子明白了影子的長短以及位置與太陽變化的關系:早上隨著太陽慢慢的升起,太陽會越來越高,影子也會慢慢變短。到了中午,太陽升的最高,此時的影子會變得最短,下午,太陽慢慢落下,太陽在天空中就越來越低,此時的影子也會越來越長。由于地球圍著太陽轉,在一天中隨著太陽的東升西落的變化,我們的影子也會跟之出現在不同的位置,然而每天同一個時間影子的位置是一定的,這樣標記形成刻度,當影子與刻度重合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時間啦!
晚上我置了一個寫繪作業,讓孩子們用時鐘記錄下放學之后發生的故事。
? ? ? ? ? ? 從作業的反饋來看,我看得出,他們的故事很充實。不知道在他們畫著記錄著的同時,能不能看得出自己的時間都用在了哪里?親愛的小太陽們,時間就像是流過指間的潺潺細流,一不小心就會去而不復返。希望你們在用鐘表記錄時間的同時也夠反思著,規劃著自己的時間。愿你們能愛惜時間,擁有一個有意義的童年。
最后附上這周太陽講壇小太陽們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