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打王者榮耀總是輸,因為你沒有進行正確的“練習”。
可以看到在游戲好友列表里等級高的一定是長期使用同一個英雄并且在線時間相對較長的玩家。
所以,要想比別人優秀,就需花費大量時間和正確的刻意練習。
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確的進行“刻意練習”。
重點先說,核心內容如下:
1.進行有目的的練習,而非盲目的花費時間;
2.打破大腦中的那些自以為是;
3.找“大牛”對其“庖丁解牛;
4.找到授人以漁之人;
5.練習的基本原則。
有目的的練習
練習必須是刻意的,無目的地的練習只是反復地做某事,一旦表現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動化,那么再多練習,也不會有絲毫進步。
例如健身前沒有閱讀相關資料或沒有得到專業教練的指導,一股腦沖進健身房,本想練習大腿肌肉,結果卻把手臂練粗了。類似于這種案例比比皆是,正是因為沒有目的或目的不明確導致。
所以,如何設置正確的目的呢?如下
明確
目標需要明確要具體,可量化,可執行,有時限。有目的地的練習,主要是“積小勝為大勝”,最終達到長期目標。
專注
要取得進步,必須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務上。李笑來在得到專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中開篇就明確,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
我們要避免三個大坑:
第一個大坑:莫名其妙地湊熱鬧
第二個大坑:心急火燎地隨大流
第三個大坑:操碎了別人的心肝
我們有效的注意力真的很少,能夠集中有產出的注意力可能只有兩三個小時而已。所以,我們要保持高度的專注。
反饋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為什么會存在這些不足,以及怎樣去改進。
走出舒適區
對于任何類型的練習,這是一條基本的真理,如果你從來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便永遠無法進步。
打破大腦中的那些自以為是
大腦在很大程度上像肌肉和心血管系統響應體育鍛煉那樣,會為應對各種不同的心理訓練而改變。如果你足夠多地練習做一件事情,你的大腦會改變某些神經元的用途,以幫助完成那件任務。
人類身體有偏愛穩定的傾向,人體保持穩定的內部溫度、心率等的平衡,使我們的體能日復一日的保持合理的一致。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如慢跑,會讓身體的肌肉、心血管等系統感受到壓力,以至于原來的體內平衡無法繼續保持下去,身體便會開始響應那些變化,以重建體內平衡。
所以,我們要像訓練肌肉一樣,訓練我們的大腦,打破大腦的舒適區,讓大腦為適應新的挑戰進行重構,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重構,我們的大腦就會訓練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挑戰越大,變化越大,但不要太過。你要使身體的補償變化不停地發生,但如果一下子推的太猛,使你遠遠地離開了舒適區,就有可能受傷,反而阻礙了你的提高。目標應設置在你蹦一下不能夠著,需要你蹦兩下才能夠得著的地方。
年輕人的大腦比成年人更具適應能力。就像“折彎幼枝效應”,年紀越小,訓練產生的影響也越大。鄧爺爺在1980年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今天,他應該說:有目的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今天就是你最年輕的一天,現在就讓自己run起來。
但是如果停止訓練,就會像消失在沒有重力的太空中待了幾個月的宇航員,一回到地球,發現自己不會走路了。長期中止跑步后,耐力會慢慢地減弱。
所以,由訓練引起的認知和心理變化要持續保持。
找“大牛”對其“庖丁解牛
找出那些公認的牛人,將其拆解,分析他的“套路”變為己用。找出那些客觀的、可復制、可測量的指標使用正確的方法進行大量練習。
一旦你明確了要拆解的大牛,那么,首先分析出是什么使他與其他人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成為大牛的核心因素。如錘子手機的羅永浩,情懷、匠心、專注、正直或許是他能擁有一躉忠實粉絲的原因。也是錘子科技與其它手機廠商不一樣的地方。
找到授人以漁之人
找位好的老師,老師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幫你樹立信心,確定目標。以便你能監測和糾正你自己的表現。
好的老師應當在行業或領域之中有所成就,好的老師應當在他所在的行業或領域的教育中具有一些技能和經驗。好的老師應該具備“教”的能力。
也許在你有興趣提高自己水平的那些領域之中你沒有找到合適的老師,不論什么原因,如果你遵循刻意練習的基本原則去練習,依然可以進步。
練習的基本原則
努力去做一些你無法做到的事情,去完成一些處在你的舒適區以外的任務,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著重關注到底怎樣可以做好它,在哪些方面還有缺陷,以及你可以怎樣進步。反復做一件事情,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且聚焦于在那些方面取得進步,試著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提高,直到你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法。
很多人都認為,只有少數一些人才能在特定的領域中獲得成功,只有那些邏輯思維清晰和擅長數學的人才能進入數學領域;只有那些有運動細胞的人才能進入體育領域。這種想法,使得我們以此為借口,不去追求原本可能真正喜歡做、也許還更擅長的事情。世事無常,短短幾十年,應當灑脫一點,為自己多活一點。
只有專注和投入才能獲得成功。因此,制定明確的目標,把練習課程的時間縮得更短,是更加迅速的提升新的技能水平的最佳方式。如果你總是走神,或者很放松,甚至只為了好玩,你不可能會有進步。
將技能分解成最小單位,以便反復練習,并且有效地分析、確定你的不足之處,然后想出各種辦法來解決它們。這里使用3F(Focus(專注)、Feedbac(反饋)、Fixit(修正))法則可以幫你更快的進步。
我們要想一切辦法去復制大牛的成就,失敗了就停下來思考為什么會失敗,然后再去復制,再失敗,再思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才能重構我們的大腦,改變的我們的行為。
幾乎任何一個領域的人不再進步的主要原因都是:經過前期的快速進步后,漸漸地進步停滯了,你自然以為自己遇到了某種無情的限制,因此你停步不前,最后就讓自己停滯在那一水平。對每一個遇到停滯階段的人來說,要越過這個階段,最好的辦法是以新的方式挑戰你的大腦或身體,在不同類型的訓練之間切換,以便可以持續不斷地以不同方式挑戰自己。
當你發現自己再難以提高時,可能只是那項技能中的其中一兩個組成部分在妨礙你,而不是所有組成部分都在絆住你,問題是,到底是哪些呢?
搞清楚到底是什么讓你停滯不前,你犯了什么錯?什么時候犯的?逼著自己走出舒適區,看看是什么拉住了你前進的道路,然后設計一種練習方法,專門來改進那個特定的弱點。
著手做并不難,難的是長久的堅持。新年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列了新年計劃,確定想讓自己的身材更好一些,或者想學習一門新的語言,因此,你開始行動起來了。當你成功減肥10斤,或者能彈奏一首曲子時,那感覺真的很好。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現實打擊了你,你很難找到時間去鍛煉或者練習了,或者遇到了瓶頸期,在一段時間內沒有明顯的進步,因此你開始缺課,進而你沒有你想象的那樣飛速進步。那不再是件有趣的事情了,你原本信誓旦旦想達到目標的決心開始衰退,到最后,你完全停了下來,不再重新開始了。
這種現象稱為“新年決心效應”,這正是健身房在1月份時人滿為患,到7月份時只剩一半人的原因。
弱化停下腳步的理由的方法如下:
1.留出固定的時間來練習,不受其他任務和分心事情的干擾;
2.保證充足的睡眠,以保證注意力的集中;
3.將練習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
4.增強繼續進行的傾向。
一旦你練習了一段時間,并且看到了結果,這種技能本身就可以成為你動機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再相信自己可以實現某個目標,要么是因為你的水平已經倒退了,要么是因為你陷入了停滯階段。
此時,千萬不要半途而廢,和你自己達成一個協議,盡自己的努力回歸到之前的狀態或者跨越停滯階段,然后再放棄,到那個時候,也許你就不會放棄了。
小結
為什么做不好一件事,因為沒有進行正確的刻意練習。
進行正確的刻意練習需要了解如下內容:
1.進行有目的的練習,而非盲目的花費時間
2.打破大腦中的那些自以為是
3.找“大牛”對其“庖丁解牛
4.找到授人以漁之人
5.練習的基本原則
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
以上,希望能對你有幫助,讓我們一起變成更好的自己。
我是馮小馮,一個熱愛學習,熱愛生活的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