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排排坐,分果果”似乎是孩子們在幼兒園生活的一件大事兒。不知從何時起,在幼兒園中就刮起了一陣陣“過生日送禮風”,“圣誕節送禮風”,“家長課堂送禮風”。熱心家長們借著各種名義,給全班小朋友送禮。從蠟筆橡皮到玩具模型。從芭比娃娃到進口巧克。少則幾元一個,多則上百不止。特別是小朋友過生日時,有的家長更是頗有一擲千金的意思,全班每個小朋友一人一個禮物。而且隱約還有攀比的味道:別家孩子在幼兒園過生日送我孩子禮物,我也不能讓自家孩子丟了面子,我也得送。于是,禮物被一次次的送進校門,家長們用自己辛苦的收入換來孩子的滿堂歡樂,卻不知你已在孩子心中種下了傷害的種子。
? ? ? 記得曾有一個外來務工子弟孩子偷偷跑來對我說:“老師,我生日快到了,但我媽媽說沒錢給全班小朋友買禮物。我好難過。”說著就要哭了。這個孩子我去家訪過,一家四口住在附近一個小單間內,家中除了一張高低床似乎沒有太多家具,廚房、廁所也是與別家合用。一個本該屬于孩子的快樂生日,卻因為別人無節制的禮物贈送而讓他產生了自卑感,這難道不是一種傷害嗎?禮物越送越好,孩子越來越虛榮,今年生日要送全班鉛筆,明年生日要送全班蛋糕,后年生日要送全班進口玩具……長此以往家長又是害了誰呢?
? ? ? ?過生日給孩子送禮,無可厚非,可是如果送禮變成一種炫富,一種攀比,一種負擔。讓孩子因物質而變得虛榮,讓貧寒子弟變得自卑。那我只能說,這股風會吹歪了孩子的心。教育公平,請從停下這種風氣開始。
? ? ? ? 孩子成長需要鼓勵,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都需要。在幼兒園精神鼓勵有效于物質鼓勵。開學至今我沒在班上發過任何的糖果、玩具。我發的是“徽章”:“班長徽章”,“副班長徽章”,“組長徽章”。我發給孩子的是責任,是權力,是榮譽,是使命。一個徽章很便宜,只要1元錢。可這對于孩子來說承載的含義是對他的認可、理解與發揮的平臺。
? ? ? 很多家長走進幼兒園,就如同走進“動物園”的感覺,懷揣一堆零食,手拿一堆玩具。然后“可愛多,給個糖吃”。“乖多,給個玩具”。請尊重孩子,他們是有獨立思考的個體,是我們的未來。如果需要物質獎勵,請孩子們用自己的創意、勇氣、智慧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比物質上的滿足更能促進孩子的前進。
? 孩子是人,是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人類。請不要用,“可愛多,給個糖吃。”的感覺來給孩子傳遞錯誤的信息。孩子“排排坐了”,并不是要你來“分果果”。而是要和你來一次平等的對話,你愿意坐下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