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戊戌狗年,我的本命年,今年我24周歲了。
本命年,在長輩眼里是個很神奇的存在。20歲的我對此嗤之以鼻:21歲,22歲,23歲和24歲有什么區別嗎?世間事多的是門門道道,彎彎繞繞。還是坐在學校圖書館大門前的草坪上,曬曬太陽,還不如看看情侶們你儂我儂小情小愛來的實在。
直到今年,紅短褲、紅襪子、紅鞋墊一股腦地呈現在我面前,摸摸手腕上的紅繩子,我意識到:兩個12年過去了。12歲的我可以懵懂無知,孩子的身份是對抗外界紛擾的天然屏障。24歲的我,只能單槍匹馬、赤身肉搏。
奮戰的結果卻是:丟盔棄甲。
2.
初入職場,毫無經驗。完全不對口的崗位已讓我猝不及防,本以為友善的前輩趁虛而入,挖了一個坑,引誘我跳進去。我不僅沒有察覺,而且全身心地信賴他,躺在坑里悠哉悠哉。
待到發現,又是一番手足無措。及至工作漸漸步入正軌,遇到突發事件,往往兵荒馬亂。
領導有著一顆少女心,心情變化就像過山車。前一刻,艷陽高照;下一時,瓢潑大雨。作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蝦米,我哭笑不得,卻只能坦然接受。
唯一值得欣慰的恐怕就是一次性通過了專業注冊資格考試。
回顧過去一年,工作上,乏善可陳。
沒有大的改變,沒有大的錯誤,僅此而已。
步入24歲的我,事業上毫無建樹。
3.
俗話說:不破不立。
步入24歲的我,決定重拾筆桿子,回到我熱愛的寫作中去。
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從小到大,偏偏語文老師獨寵我一人。小學時,我的作文比賽獲得了全市一等獎。初中時,我的文章發表在報紙刊物上,拿到了人生第一筆60元的稿費。
然后呢?然后為了高考,為了所謂的尊嚴,為了就業,我妥協了,我選擇了理科。上了大學,我讀的是工科。
曾經的寫作夢被我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可是到了后來,我已經把它遺忘了。
我遵從自己的內心,我相信自己的實力。我以為我會在寫作的道路上暢通無阻,卻不料遍體鱗傷。
荒廢了就是荒廢了,曾經的輝煌也只是曾經,過去了的終將不會重來。我看著自己打出的文字,追憶逝去的才華。
這段時間,寫作的泉眼像是干涸,構思的篇章總是被打亂,思緒混亂如毛球,晚上一宿一宿得睡不踏實。
我24歲了,貌似在我最喜愛的事情,也是毫無成績。
有的時候,我也想過放棄寫作。可是,我曾經松開過它的手了,如果再次離開它,它恐怕再也不會到我的身邊了。
霍金說過:“即使是那些聲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們無力改變的人,在過馬路前都會左右看。”
我有些想認命了,但是我忍不住還是要掙扎一下。畢竟中國人的平均壽命70多歲,我才過了三分之一。未來怎么樣沒有人可以預測,當前要做的就是拯救一下一事無成的我。
那么,我來了。請多關照,我的2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