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個關于笨拙的體會。
話說,最近啊,櫛風沐雨同學正在練車,為考駕照做準備,但是我發現很多時候櫛風沐雨同學會陷入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導致他對練車、對考駕照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逃避和厭惡心理,有時候甚至會上升到更嚴重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我當然知道這事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
那么,作為櫛風沐雨同學的朋友和監護人,我,也就是元認知,有義務也有責任,來幫助他找到他的錯誤所在,下面我將會對他進行采訪。
我:請問你現在對開車什么感覺?
櫛風沐雨:有點討厭。
我:為什么呢?
櫛風沐雨:不知道,反正不喜歡。
我:……
我:是教練對你不好嗎?
櫛風沐雨:也許吧。
我:為什么呢?教練對你干什么了?
櫛風沐雨:他,他居然說我笨,而且態度不好。
我:那你覺得你自己笨嗎?
櫛風沐雨:有點吧!
我:那教練也沒有說錯啊,你確實是笨!
櫛風沐雨:反正聽見他說我笨就不舒服。
我: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你不會你以為你可以一下子學會開車吧?
櫛風沐雨:難道不是嗎?這么都這么大人了,學的慢教練會笑話我的。
我:難道年齡大就一定學的快?
櫛風沐雨:難道我是我不夠聰明?
我:……你沒救了
以上就是我對櫛風沐雨同學的一次簡短的采訪,通過這次采訪,通過他的回答,我確實發現了一些問題。
我發現之所以櫛風沐雨同學對學習開車產生了抗拒,是因為他腦子里的觀念不夠清晰,他對“笨拙”沒有足夠清晰的認知。
首先他認為“一下子就可以學會開車”,而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他不知道,沒有人能夠在一開始就做好,他無法忍受自己笨拙的階段,但實際上,所有技能的養成都是從笨拙到熟練的,那些看起來舉重若輕的技能都曾經經歷過一段笨拙的歲月。
大多數人都會騎自行車,我們都知道“不摔過幾次是不會學會騎自行車的”,我們都記得曾經的“小心翼翼”……
如果不會騎自行車,那么想想走路,沒錯,走路也是需要學習的,也是從笨拙到熟練,甚至到現在的無意識,想當初你也是摔倒無數次才學會走路的(如果不記得回家問媽媽),要不然,怎么會有“蹣跚學步”這樣的成語呢?
除此之外遍觀那些活躍在我們眼前、耳邊的“牛人”,他們跳舞、唱歌、演講、寫作、炒股……,那一項不是經過大量練習之后才會像我們看見的一樣“牛”呢?用賣炭爺爺的話來說“唯手熟爾”
所以,櫛風沐雨同學不要怕別人是說自己笨了,既然這是一個事實,就平靜地接受它,然后再謀求進步。
其次櫛風沐雨同學認為“我都這么大了,還學不會?”
他不知道的是,有時候“笨拙”是不分年紀大小的。
正如李笑來說的“有時候,越上年紀,我們越容易覺得,要對自己的要求高一些,再高一些。因為我們已經是成年人了,我們已經能夠在很多事情上做得很好了。但是實際上很多事情我們之所以能夠做好,就是因為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已經熟練了。”
因為,不論你的年齡有多大,只要在某一方面是個初學者,面對一個陌生的領域,其實就是和蹣跚學步的孩子差不多。
換個例子,如果一個文科生,一個“文傻”,冒冒然闖入一個理科生的領域,你會因為他的年齡大就嫌棄他嗎?不會,你只會覺得理所應當。
對于剛剛接觸的事物來說,我們做不好簡直就是必須的。所以如果你包容一個做不好理科生事情的文科生,那就別忘了對起步時的自己寬容一些。
所以,櫛風沐雨同學,原涼自己的笨拙吧,那不是你的錯。
第三點意識到自己的笨拙,就不要浪費注意力
櫛風沐雨同學似乎過于在乎別人的想法,他怕“笑話”,其實“要面子”很正常,但既然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笨拙,你就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關注自身的成長進步,囿于別人的言論,只會影響自己的心情,甚至于因此產生更加惡劣的后果,嚴重影響自己成長的步伐……
所以,櫛風沐雨同學,你應該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就向前進!
平靜地接受笨拙的開始吧!沒有什么是可以“一揮而就”的,即使真的有人能夠“一揮而就”,那也是大量練習的結果。
平靜地接受笨拙的開始吧!這是你必須要嵌入自己腦海的,因為世界如此廣大,總有一些事情是你想要了解卻完全不了解的。
平靜地接受笨拙的開始吧!從此你就有了勇氣去面對那些你完全陌生的事情,以及因此產生的流言蜚語。
關于“笨拙”,櫛風沐雨同學曾經犯過這些錯誤,現在他已經知道了這些“笨拙”的要點,那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