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那些天天喊不想上班的人,發展的怎么樣?
十年前,我所在HR部門有幾個東北姑娘,其中Clare和我最投緣。絕對的,老鐵,沒毛病。
Clare姐姐機敏聰慧,不慎加入員工關系團隊,她特別厭惡員工關系的工作內容,要么帶員工去醫院復查身體,要么和員工談協商解除勞動關系,還有極其厭惡的員工滿意度調查,檢查數據,打印報告......用她的話說,“這他媽都是什么逼玩意......"。
對工作沒興趣,工資不滿意,她當年是負能量爆棚。
我到公司比她早,每天早上,她一來公司,我們默契的四目相對,Clare姐姐每天早上都來個口型——WO KAO。
周一早上找我吐槽,KAO,才TM周一。
周二早上找我吐槽,WO KAO,真TM不想上班。
周三早上繼續吐槽,KTMD,能不能不上班.
周四,還TMAD有一天才周末啊。
周五,誒呀媽呀,總算休息了。
無限循環......
她真的是每周都有那么五天不想上班!!!
員工關系工作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成就感,提出升職加薪被領導拒絕后,Clare直接裸辭了。
不過俺們東北人,口才杠杠滴,不愛上班的Clare姐姐辭職后游山玩水一個月,直接轉做獵頭,她說獵頭工作多有挑戰,還有提成,跨行,必須滴。
Clare從researcher做起匯報給顧問,她大學專業是會計,負責的行業是醫療器械,作為門外漢,非常拼,嘴上說,KAO,不想上班,行動卻從沒停止。
人都是矛盾體,既不想上班,又想有錢有成就感。所以,吐槽歸吐槽,她每天帶著滿滿的負能量團上班,給客戶打電話,立刻笑臉相迎,專業度杠杠滴。
Clare壓力大的時候爆出滿臉痘痘,挑戰顧問職位,扛指標,背業績,堅持拖著每個細胞都不想工作的身體——達成全部指標。
在獵頭圈也跳過幾次,每次辭職都出去玩一個月,回來依然和我說:真TM不想上班!
但是每次跳槽她都能突破級別,面試中發揮極好,上班之前都和我說,媽的,這次又挑戰升級了,我又面試成功了。另外加一句,又TM要上班了,KAO.
今年是她從HR轉型到獵頭的第八年,已經是一家獵頭公司負責一條業務線的合伙人。
前幾天碰頭,依然和我說,KAO, 真TM不想上班。
雖然距離絕對的財富自由還有一段距離,但就是抱著不想上班的念頭,Clare姐姐就這樣沖到了職業頂峰,至少現在她掌握更多主動權,也有更大自由度。
你問一圈身邊的同事朋友,80%都說不想上班。
有的人會被情緒所控制,對待工作沒有長遠的規劃和負責的態度,逐漸在職場中迷失了自己。
也有人,雖然嘴上說不想上班,還是積極的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該拼的時候非常拼。所以不要被這樣的表面情緒迷惑了,那些高喊著一周五天都不想上班的人,明明很敬業、有責任心,默默努力,還特別拼啊。
情緒上的不想上班,那是人的天性,接受這樣的情緒,再正常不過。但是你要是跟著情緒走,行動上也不上進,那可就虧大了。
02.不想上班,你的需求被滿足了嗎?
我司的前臺主管,絕對的頂級大美女,前臺主管做了十幾年,愛崗敬業的標桿,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讓人賞心悅目。聊起來,她說做前臺主管,可以管很多雜七雜八七的事情,她非常熟悉工作流程和公司人頭,這種感覺很享受,也不想有其他發展,她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
同樣是做行政,有的人就很痛苦,有的人就很享受。還是看你的需求有沒有被滿足。
我要來拉仇恨了,工作十一年,我幾乎從來沒有不想上班的念頭。
你會說,瞎說。
坦白講, 我在每一份工作中都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意義的點。
我喜歡快速做完工作,尤其是特別不喜歡做的事情,然后打開自己特別感興趣的網站,郵件,報告,計劃書,電子書......總之各種和工作有關或無關的我感興趣的事物。
這種感覺特別棒,公司提供免費資源,而我每天都能調整出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相信誰都容易厭倦,尤其是機械重復類的工作,比如服務行業的基礎崗位。我也不例外,很容易厭倦沒有變化的工作。
如果當前工作已經無法滿足我需要的新鮮,刺激和挑戰,我會在工作中或工作外尋找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渡過工作空檔期,或者儲備能量等待更好的機遇和挑戰。
倘若一份工作不能給我們帶來心靈所需要的,我們一定會厭倦,懈怠,這是毋庸置疑的。
我們只能接受這個情緒,同時想辦法在當前環境找到其他能夠滿足我們需要的資源,找到工作的意義和價值。
正如我曾經在選擇一線城市,還是回老家,如何決策?文章中提到的職業價值觀。?
選出對于你來說最核心的三個職業價值觀,如果你覺得天天都不想上班,很可能是當前的工作沒有滿足你的價值觀。
不如想想辦法利用能夠利用的資源和人脈,或者和領導爭取更多的資源來滿足自己所需。
確實有一些工作,是完全不可能滿足我們想要的人生意義所在。那么只能在生活中找到意義來填補。
現實是并不是每一份工作都有一個頂配的領導,滿意的工作內容,暖心的團隊,努力工作搭配升職加薪。相反,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爭取能夠爭取的資源,每天給自己成長的時間,等待下一個爆發的時機。
不過話說回來,工作出了工作本身,其實還有很多想象空間。
比如在工作中物色個終身伴侶。有的獵頭小伙直接把HRD娶回家,客戶經理嫁給甲方市場總監......實在太多,舉不勝舉。不工作,哪有這樣的因緣呢?這也是工作的附加價值。
很多人不想上班,就想創業。那么,合作伙伴哪里來?
大多數創業團隊的都是由同事和前同事構成的,大家在長期的工作和飯團里找到了三觀一致的小伙伴,時機成熟,就換個方式“工作”——為自己而工作。
這都是工作能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和意義。
03.不上班了,你做什么?
早上問我媽,媽, 你有過不想上班的時候嗎?
我媽說,當年那條件,不上班干啥啊?沒有過,我30年都沒請過一天假。
我媽那個年代是為了生存而工作,不得不工作,沒得選。
現在不同了,經濟條件好了,我們工作更多的是為了成就感,有價值,有意義,有趣和自我實現。
如果你已經財富自由,不用為了工作而工作,你會做什么?
對我而言,我還是會寫作,讀書,做咨詢,這是我的意義所在,讓我有成就感。
你呢?假定真的不需要為每天的房租,水電煤,日常購物等開銷,甚至你已經環球旅行十八遍了,手里還有大把金錢.....
總之,老子不差錢。游艇,房子,啥都有。
你還想做什么?
IT總監花花想要開發一個自己的產品,能夠為客戶服務。
慧慧要開個自己的咖啡店,飄香、有書的那種。
豆豆要做慈善事業,幫助貧困地區小朋友。
其實,這些理想也不需要等到財富自由,這些人生的終極目標,燈塔和最有意義的事情,現在就可以做起來。
不是嗎?
總結
01接受不想上班的情緒,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人的本性就是懶惰的,但作為沒有背景的普通人呢,不靠自己靠誰呢? 不要沉浸在情緒中,還是要在積極拓展職業發展道路,不斷升級挑戰。
02在工作中或者工作外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價值所在。并不是每一份工作都有一個頂配的領導,滿意的工作內容,暖心的團隊,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爭取能夠爭取的資源,每天給自己成長的時間,等待下一個爆發的時機。
03試想,如果你今天已經財富自由了,游遍萬遍千山萬水,看盡人生繁華,你還想做點啥?我承認這是YY,但是YY有時候也有指導性和價值。來,大家一起YY。當下的每一天都可以為實現自我的終極目標準備和沉淀。
菲凡:坐標上海,長期混跡于外企500強,我個人思維和經驗的局限導致我的分享并不能代表整個中國職場,當然如果對你有些許幫助,你可以手動點贊,不同觀點,開放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