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第三章,我忽然發現最好的精讀技巧原來我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那時候每天早上有朗讀,每天回家作業是抄詞語,抄段落,不定期還有背誦課文,還有概括主要內容等等。而這一章主要講的就是這些,精讀的根本就是朗讀,大聲朗讀,朗讀精華內容,朗讀原著,快速朗讀,讓朗讀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還可以背誦全文,培養把握文章脈絡的能力。這些事情如果讓小學生做肯定做的很好,可是職場人士絕對認為沒有必要,做不好。然而,現在要想把讀書融入生活,還是重新拾起這些曾經的好習慣吧!
對于記筆記用幾支筆合適呢?告訴你,是三只支,紅色,畫出客觀上而言“非常重要的部分”;藍色,畫出客觀上而言是“比較重要”的部分;綠色,當覺得“很有意思”,那就用綠筆畫上圈,這是主觀認為重要的部分。一本書都是這樣畫下來的話,書就能成為筆記本。但是這只是一個參考的筆記方法,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習慣、喜好記筆記。
再來介紹一種讀書技能,運用“三段引用法”將喜歡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這里有一個公式,分享一下。選擇三段想引用的內容→將它們進行排列→消化三段內容,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理清自己與該作品的關系。
我一直說這樣一句話,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用心做,應用到讀書技能上也是一樣的,引用能力不是說學個公式就好了,要不斷練習,怎么練習?還是重復做,反復談論讀過的內容。精讀的技能也是這樣,反復閱讀,朗讀的時候有呼吸法可以幫忙,出門的時候不要忘記帶本書,想象看書就似聽演講般身臨其境等等,就是要不斷地去實踐,實踐,再實踐。
從現在起,把自己當成是剛上學的學生吧,大聲去朗讀吧,去抄寫感興趣的段落吧,不斷地去練習,去背誦,直到有一天脫口而出,靈活運用,出口成章,下筆如有神。期待那一天早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