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次班級語文模擬考試中,兒子得了滿分,這件事令我感到很欣慰。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在學習上,他身上的拖延癥、不愛動腦、粗心大意讓我和媳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講道理”、“催促”、“怒斥”…我們用盡了一切辦法,效果仍然是微乎其微。
與其讓孩子“快跑”,不如跟孩子“同跑”?!翱炫堋笔枪陋毜?,孩子在前面拼命努力,家長在后面發號施令,孩子時不時往回看,家長冷不丁瞪大眼,趁家長不注意時,孩子自會歇歇腳、吹吹風、賞賞景,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搗鼓搗鼓,讓自己的心情放飛放飛,突然間,一頓熟悉的呵斥聲傳來,孩子趕緊馬不停蹄加速前進,看!“拖延癥”就這樣養成了。
“同跑”是陪伴,是讓孩子感受父母正在感受他的情緒,是讓孩子明白父母正在經歷他的不易,學習苦不假,但是父母愿與你一同吃苦;學習累不錯,但是父母想同你一道受累?!昂靡輴簞凇笔侨说奶煨?,不要指望幾句“不吃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就能讓孩子大徹大悟,為了讓孩子鄙棄壞毛病養成好習慣,家長若不費一番心思,孩子的成長怎如您所盼,事情的發展怎如您所望?
兒子作文寫話“一提筆就發呆”,靜坐良久無動靜,一看作業一片白。為了改變兒子“腦中思一片混亂、肚中貨零星半點”的局面,我開始自學小學生作文的寫作套路和技巧,行文如何構思,用何種思路妥當,文章該如何表述,以何種語言合適,哪里該“點到即止”,哪里又該“起承轉合”,我都進行了一一研究和學習。
兒子每次寫作文時,我都雷打不動坐在他身旁,幫他理清行文思路和表述邏輯,起初,兒子仍然一頭霧水,但是,漸漸地,兒子從似懂非懂到一知半解,再到后來的“我不開口出聲來,他已知曉心中話”。經過我的一番苦心,兒子的多篇作文獲得了班級A++好作文,再次拿筆時,兒子已取得了“一須臾片刻功夫,作業本滿滿當當”的進步和成績。
“時間整段難得有,閑暇碎片滿地是”,出門路上、放學途中、吃飯間隙…我一有空,就給兒子講解各種文學知識和歷史故事,我講得投入,兒子聽得入迷,兒子的學習興趣與日俱增,爺倆的親子關系也日漸融洽。
“只要良習日漸成,白發數根又何妨”,希望伴著我的“同跑”,孩子早點進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