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如果叫“人體混元氣”也未嘗不可,但為了把內容表述得更加確切,就叫作“人的混元氣”。為什么這樣叫?我們前邊講混元氣的層次,講了初始混元氣、萬物混元氣、人的混元氣、意元體這幾個層次。人的混元氣和動物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人有社會性。人是個高級動物,他里邊的混元氣有動物的特性,因為人和動物在很多方面都很相像,從細胞到組織器官等許多都是相似的,只是比動物分工更精細了一點。但人和社會是一個整體,人的生命活動在社會中進行,人與人需要交往,人本身最根本的特性就在于他的社會性。前面講混元氣標志著一個事物的整體特征,人的混元氣所體現的整體特征,就不僅僅是人的解剖學方面的特點(解剖學特點只是整體當中的一部分)以及各個組織依據解剖學特點而具有的功能,比如肌肉會收縮,心臟會跳動,血液傳輸營養(yǎng)等等,這些都是自然的,除了這些特殊性,更重要的是社會性。
關于人的社會性問題,歷史上的氣功書、中醫(yī)書都沒有注意到。古人在敘述這個問題的時候講,人不同于動物在于有“義氣”,講仁義。但是,在古人講的仁義禮智信里邊,精神和氣沒關系,古人無論談氣也好,談整體性也好,都沒有講到混元氣當中包括著人的社會性。最早談到真氣的書《靈樞經》里講:“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真氣從哪兒來?來源于天,一個是先天,一個是天空,然后與吃的水谷之氣一結合,相并合了,就成為真氣。不過我認為這句話不能這么念,應該是“真氣者,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這個“并”當動詞講,并合,天氣和谷氣并合起來,這一并里邊就有了動力了。要是 “所受于天,與谷氣并而充身者也”,它們兩個相并著的,那就不合理了。誰來并它?生命力,元氣,先天元氣。先天元氣是什么?如果往前推、推,就推到“沒有”,推到原始混元氣上去了。人在生下以前就是腎氣。中醫(yī)講,先天的元氣就是父母之精含有的氣。父母之精形成的元氣在腎里邊藏著,再經過五臟六腑來的精氣跟它并合,通過三焦運輸到全身各地方去,為一身生化的動力。其實古人稱為元氣,就不如用我們智能功的混元氣這個詞更確切。因為父母的先天氣和后天氣一結合成為元氣,元氣也是混合的。所以古人講氣的時候,真氣也好,元氣也好,只講了它的自然性,而沒有講它的社會性,不知道、不懂得人的社會性。我們講人的混元氣,就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學了這一章后,慢慢就可以懂得我們智能功講氣,和傳統氣功、中醫(yī)講氣是不一樣的。
在這一章里已經開始接觸到具體問題了。雖然前邊兩章(混元論、整體論)有時候也結合人去講,但太少了。這一章就有具體內容了。人的混元氣是怎么來的?怎么形成的?古人就只講了氣。傳統氣功、傳統醫(yī)學里邊,就怕接觸這些具體事,你要不讓他接觸具體,講氣如何如何,會講得很好。佛學講“理”講得真是高,怎么看怎么高,但如果問他,人怎么活著的?吃飯怎么吃的?他就怕問這個,他說不談這個,這都是假的,是不存在的。問你存在不存在?他說我也不存在,我這兒說法也是個不存在的,是假的、虛的,本來是沒有的。你問怎么才存在呢?他說你好好練,等你練到那個水平,到了“佛”的層次就知道什么是存在了。傳統氣功接觸不了實際,怎么辦呢?一言以蔽之:都是假的。這就好說了。中醫(yī)學也是一樣。氣是怎么變的?說不上來。西醫(yī)學沒進中國的時候,它可以編點詞,一說就行了。而西醫(yī)學用刀拉開人體一看:不對。因此這近二百年來中醫(yī)學江河日下,跟西醫(yī)怎么對也對不上口。
我們智能氣功要想使氣功理論真正為人們所接受,就非得接觸實際才行,把過去的理論結合起來用。這一章書,就將混元氣結合實際,結合人體生命來講了,不過現在還不能結合得很緊密,按照生理生化那樣去搞。我想再過上幾年,在大學教材里就要增添生化的內容,搞分子生物學,從這個高度把一些課加進去。如果沒那些基礎課作基礎,結合得太密切,課就沒法講了,所以現在只能是一般地來聯系,聽課的時候也仍然還是按照氣功的角度來聽。大家在學生理、解剖、中醫(yī)基礎知識等課時要發(fā)揮一下,有的地方與氣功結合結合,哪些知識是為練功服務的,氣功是建立在它們之上的東西,對這一點要明確。
古人講的氣和智能氣功講的混元氣最接近、最有關的是中醫(yī)學中的營氣和衛(wèi)氣。在血管里邊走的叫營氣,能生血,起營養(yǎng)作用;衛(wèi)氣是保衛(wèi)、抵御外邪的,也可以營養(yǎng)周身,但不在血管里邊走。這兩個氣和人體混元氣有關系,但又不是一回事情。因為營衛(wèi)之氣畢竟還僅是講氣,是指人體的整體的氣,代表人整體生命活動特征的一個整體人的氣。
第一節(jié) 人的混元整體
為什么章名叫“人的混元氣”,而這叫“人的混元整體”呢?前邊講混元論的時候講了,混元氣可以凝聚成實體,實體周圍有混元氣,混元氣和實體結合起來就叫作混元整體。這里講的混元整體,就是講人的有形之物和它的氣,這樣講的內容就更多了一點。當然就叫人的混元氣也可以。
混元論、整體論論述了事物混元整體的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側面。講怎么去混、怎么去化,怎么混成一個,講混化過程,那是混元論;混成的整體什么樣子,整體間彼此關系如何,這是整體論。講人的混元整體,既得講它的整體性,又得講它的混元、混化運動,兩個得結合到一塊講。所以講人的混元整體時,就先講人的混元氣,然后講其分布特征。
Ⅰ、人的混元氣
人的混元氣包括了狹義混元氣和廣義混元氣。狹義的就光指無形的氣;廣義的包括了它形成的實體性物質。有形的物質,我們叫形或精,還有無形的氣和無形的神。而形、氣和神都是由先天和后天兩種因素互相結合混化而形成的。當我們講人這個整體,或者講人的混元氣的時候,在一個人來說應該包括三部分內容、三種表現形式:形、氣、神。前邊講人的平衡的維系是從形、氣、神三個方面講的,講得非常簡單。現在是真正地全面講形氣神了。
人的混元氣有三種表現形式:形、氣、神。形,是有形的;氣,是無形的;神,是更細微的無形。形不光指有形之體,它的范圍很大,都連著的,是一個整體;氣也是都連著的,形里邊有氣,神里邊也有氣;神呢,氣里邊也有神,形里邊也有神。不是一說氣就光是氣,一說形就光是形,一說神就光是神,要不怎么就叫混元整體呢!只不過形是有形的物質表現,氣是無形的表現,在各個組織器官里邊有,人體周圍也有。神主要是在腦子里邊,但周身也有神的影響,神經已經遍布到身體各個地方了,神就是神經的更精微的氣。后面還要講它。氣比神它要粗,比形要精細,是中間的。它一升華更精細了,就化為神了;一凝聚更粗更密集了,就變成形了。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些問題,先講氣。
一、氣
人的混元氣和其它混元氣一樣,也就是無形無象的。這個無形無象,是整個物質存在的一定體象,它不是固體的,也不是液體的、氣體的,是另外一種東西。咱們說空氣能流動,拿風一吹就動了,可混元氣你吹不跑它。人體周圍的混元氣吹不跑;植物的混元氣也吹不跑,它不是氣體的流動的氣。這個無形無象的氣有它一定的占位性。它占在哪呢?人的混元氣就是以人為中心來占位。這個占位有兼容性。在人體各個組織里邊都有它。整個人的混元氣應該是無色的;說它透明也不對,一拉氣能看著了,非常均勻,是這么個特殊存在。人的混元氣有它的特殊性,但它是模模糊糊的,我們只能從內在的感受來領會。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講氣的特殊性、氣的特點。
(一)氣的特點
1、全息性:
人體各個組織器官雖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它們周圍的氣一連、一混就成了整的了,所以各種特殊性、人的全部內容在人體混元氣之中都有了。正是由于人的混元氣有全息性,所以身體各個組織器官的各個細胞都可以從它這兒要氣去。講到這個地方,同學就問了:前面講發(fā)育的時候說,由于各個細胞周圍環(huán)境不一樣,最后使得受精卵細胞變成各個不同組織了,而現在又說混元氣里邊什么都有,這不矛盾嗎?我們說不矛盾。因為一個受精卵細胞發(fā)育到八個細胞之后就有了變化,擠的情況不一樣了,而受精卵細胞里邊原有的那點營養(yǎng)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這時就需要從外面補充進來。從外面一來,有的和外面接觸多,有的和外面接觸少,接觸的內容不一樣,發(fā)育也就不一樣了。雖然人體混元氣是一樣的,可各個細胞不一樣了。肝細胞和腸細胞不一樣,它們之間的互相作用不一樣,利用外界環(huán)境的氣也就不一樣。所以整體混元氣里面可以供腸細胞一部分,也可以供肝細胞一部分。當然它們彼此之間的協同作用能產生力量,這是一種生命力量、結合的力量,到最后在整體之中就產生出不同的效果。在協同學里邊也有這方面相似的道理,說是結構的耦合作用。講全息性就告訴大家,人的混元氣里邊是帶有全息的,人體的整個生命活動、各種信息、各種時空結構它都有。所以它能為各個細胞服務,來凝聚成細胞,有時它還可以往上去營養(yǎng)神。這都是由全息性決定的。
2、運動性:
人體混元氣是可以運動的,有運動性。怎么樣去動?一種是生理變化,主要是人體里面各組織活動對它的消耗,以及不同的組織結構對人體混元氣的不同需要等。還有一種就是靠意念活動來支配它,意念讓它過去,就過去了。氣從哪兒來?后面講混元氣的生成時再講。混元氣能夠流動,它流動的動力是新陳代謝或者活動的需要,把身體別處的氣牽引過來。形神莊講以形引氣,形體一動,需要氣,就把氣引過來了,用形體引動、牽動織織器官需要的氣。怎么帶過來?后面再講它。不是經絡帶過來的,而是要通過神經和血管(血液),用意念直接支配過去、回來的。流動性有這么兩種內容。
3、集附性:
混元氣有一個自然分配的平均性,但是也有集附性。前面講了混元氣可以生成到各個不同的組織上去,而跟這個組織相同的混元氣就依附在它周圍。拿一個整個人來說,人的混元氣在形體外面集附著,有形之體是更凝聚態(tài)的表現,里邊流通的氣在人體周圍越遠越少,越往里面越多,當然有的里邊就不是多。比如一個肢體,正當中骨頭里邊是空的,里面有骨髓,它里邊也有氣。一個物質密度越大;它的氣集附得越多。當然這和鍛煉也有關系。由于集附性,它將來形成的氣的整個分布里又分了三個內容,下面還要講這個問題。
所以人體有什么樣的有形實體,就有這個有形實體的氣在它周圍,就跟我們說的混元氣的彌散狀態(tài)和混元體之間的辯證關系是一樣的。就是說人體混元氣有一般混元氣的那些特征,只不過在這里我們又著重結合人來講它。
4、聚散性:
這個特性我們在其他地方已講了很多,這里就不重復了。
5、能量轉化性:
氣能轉化成不同的能量。我記得在1979年,有一次開三論會議,別人問我:什么叫氣?你能不能用現代語言講它。我說:氣就是混合能。他說:什么叫混合能?我說:聲光電磁熱混合到一起了。他說:沒聽這么說的,聲光電磁熱都是單個的,怎么混?我說:氣就是這么混的,人體里邊的氣就是混的,但不是說聲光電磁熱往一塊混就是氣,氣是一種原始能,它“含有”聲光電磁熱。它碰上這個變成熱,碰上那個就變電,碰上那個就變成光,等等。他說:你怎么證明?我說我沒法證明,你讓我說我就說,不是讓我證明的。他說:你說就得負責任呀!我說:我說是讓你懂,你懂沒懂?他說:我懂了。我說:懂了就行了,你懂了還讓證明什么?你不懂才要證明,懂了就不用證明了。因為我們只是聊天,我這說個名稱你就體會體會。當然現代科學還理解不了它。但是人體里邊就是這個樣子,有生物光、生物電、生物磁、生物聲,還有生物熱,這些東西氣都包括著。氣充足的地方,生物光也充足,生物電也充足,磁現在還沒有多考察,往往熱也充足,所以在這一點上,它是相當于混合的能,碰上什么條件它變成什么,可以轉化。現在研究經絡的人,這個說經絡實質就是生物磁,那個就說是生物電,有人說里邊還有聲音……都有。但其實又都不是,它本是個混元的。
轉自:《混元整體理論》輔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