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對楊熹文和老楊都不熟悉,但你一定如我一樣,曾被她的10W+爆文之龍卷風(fēng)——《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刮的五體投地。
米有錯,就是上圖這位——集顏值與才華于一身的女子。
楊熹文:一個自稱“老楊”的東北妞兒,自由寫作人。常駐新西蘭,現(xiàn)居房車上,熱愛生活與寫作,相信寫作是門孤獨的手藝,意義卻在于分享。出版書籍《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講述一個姑娘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奮斗史。
重要人物介紹完畢,下面是干貨的干貨。
關(guān)于輸入和輸出——舍命讀書堅持寫字輸入輸出都很重要
1.
輸入:讀書、讀書、再讀書。
出國初期老楊過得很艱辛也很勵志,全程開啟瘋狂打工模式,邊打工邊讀書,收入用來交學(xué)費和養(yǎng)活自己。因為要打三份兒工,所以從周一到周日,都是晚上11點回家,早上7點出發(fā)。
即使在如此艱辛的情況下,她依然堅持讀書。
那個時候,她住在華人很多的奧克蘭,在哪里有很多華文書籍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既全面又嶄新,她每個月一定會要找時間去借書,通常是借20本書。讀書的時間都是在早7點前,晚11點后。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早5點起床,然后看1個小時的書。
那一年她讀了200多本書。
2.
輸出:寫字、寫字、再寫字。
利用打工期間的空余時間,她掏出放在工裝前兜里的小本子,記錄當(dāng)天的靈感和感受。并在下班后把白天的所見所聞和平時記的靈感整理出來。
可能你會問這么拼身體吃得消么?
老楊的回答是醬紫滴,“身體上是一定會很累的,但思想上卻很充實,如果你利用零碎的時間,寫了一篇文章,那篇文章帶來的滿足感,足以抵消你一整天的勞累感。太珍惜自己羽毛的鳥怎么能飛的高呢?”
她也曾像初學(xué)者一樣,覺得熬夜寫出來的文章不但質(zhì)量不高,靈感也會枯竭。
她每天寫字的強度在2000字以上,后來想慢下來“找靈感”,結(jié)果在等待靈感的時候,寫字量驟減,從之前一周三篇,到一周兩篇,再到一周一篇,最后連每周寫一篇也變得特別艱難,且質(zhì)量還不如從前。
絕逼是然并卵!
記錄是積攢材料的好方法
在5月末的時候,恰逢老楊過生的那天,為紀念這特殊且重要的一天,她決定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好好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做到每日一更。
她的公眾號除了勵志雞湯和人生哲理,還寫旅行、新西蘭生活、有趣的人或別的什么。她說在她用力去寫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更加用心生活了,對周邊事物的觀察也更加細致。
有些事,你以為自己會一直記得,但時間長了以后,除了事件本身變得模糊以外,當(dāng)時的心情也不一樣了。
所以請從現(xiàn)在起,就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xí)慣——通過記錄去記得,特別是打算以寫字為生人。
經(jīng)歷是你寫字最好的資本
老楊說,她以前認為寫字人的性格,一定是多愁善感,喜歡獨處的。一個人在陰暗的小房間里寫到天荒地老。
后來她發(fā)現(xiàn),能寫出更偉大作品的人,往往在人生中有著更豐富的經(jīng)歷。
1.
比如歐亨利,他的短篇小說特別擅長表達對小人物的憐憫,如《警察與贊美詩》、《最后一片葉子》。
年少時一心想當(dāng)作家他,在寫寫寫的日子里并沒有成名,后來在銀行供職期間,因為賬目問題被查,便開始逃亡,最后被送進了監(jiān)獄。在其服刑的3年零3個月中,許是因為無所事事吧,便開始專心寫作。用歐亨利作為筆名,也是在那時開始的。
起初,作為犯人的他不敢直接投稿,而是先寄給朋友,托朋友轉(zhuǎn)寄給報社。而他在服刑期間的種種經(jīng)歷,都直接或間接的出現(xiàn)在,他后面撰寫的很多有名的短篇小說中。
2.
再比如《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的人生。
他稱自己為“杰出的二流作家”。他曾這么評價自己說:“我絕算不得天賦異稟,但卻勝在個性鮮明,好歹彌補了其它方面的不足。”
那本有著40萬字的半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即是其一生的真實寫照。
毛姆的一生放浪不羈、愛咋咋地,去德國、法國留學(xué)流浪,做過很多份不愛的工作,還愛過不該愛的人。看他后來的作品,很多內(nèi)容都被他的經(jīng)歷所影響。
盡可能還原真相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1.
前段時間很火的網(wǎng)劇《余罪》的原著作者——常書欣,被采訪時說:“寫得好是因為我犯過罪坐過牢。”
老楊最喜歡的當(dāng)代作家嚴歌苓,很多很優(yōu)秀的移民作品,都被改編為影視劇。
比如《少女小云》、《花兒與少年》等,這些故事中都有她早年在異國求學(xué)的影子——婚姻失敗、語言不通、獨自在異國他鄉(xiāng)闖蕩。
包括后來,她寫《小姨多鶴》、《河南寡婦》都是親自去到當(dāng)?shù)伢w驗的。
2.
包括老楊自己也是如此,她住在房車上,想通過Jeep賽人的生活方式,去尋求兩種自我滿足——快樂和自由;用以詩和遠方的方式,來增加更多的感受,并以此來積累素材去書寫。
所以,如果你真正想把寫字當(dāng)做一生職業(yè)的話,那就多去旅行,去認識不同的人,嘗試不同的生活,接觸不同的人,去做一個生命的旁觀者并把它記述下來。跳出舒適圈,有親身經(jīng)歷才有寫素材。
苦難,對于普通人來講也許只是苦難,但對于寫字的人來說,它永遠是一種財富。
沒成功時不心急成功后不跟風(fēng)
關(guān)于寫作的心得,老楊想對——急于成功,天天寫但看不到頭的你說,根據(jù)1萬個小時定律:要想在一個領(lǐng)域成為專家,你只需在這個領(lǐng)域努力一萬個小時就成功了。但現(xiàn)實比理論更豐滿的是,當(dāng)你在不求回報,堅持不懈的時候,往往還不到1萬個小時就成功了。
從1天500字開始堅持下去吧!
問題錦集
1.如何才能成為作家/作者?
首先,給你喜歡網(wǎng)站或公眾號投稿,爭取成為專欄作家。其次,積累知名度,等有一定知名度后,自然會有人來找你出書。最后,再去做公眾號。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建議一開始就去做公眾號,因為每周一更或每日一更,人氣增加會很慢。
2.如何面對負能量?
這是對于一直堅持寫字的人,總有一天會碰到的問題。
寫字圈有件很悲哀的事情,就是之前寫的很好的寫字人,如今都不見了,很多都是不能承受負面壓力。
關(guān)于如何應(yīng)對負能力,有以下兩點建議:
Frist,對于不堪入目的話不要去介意。畢竟他不是你也不了解你,有可能他本身心情不好,負能量爆棚,才會對你出言不遜,而你成了直接的承擔(dān)人,所以對這種言論不要去參與。Second,不要在網(wǎng)上互撕。也許你認為自己伶牙俐齒,會另對方甘拜下風(fēng),但這樣以來,你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時間。
孔子都曰:不要和“三季人”較真。
3.什么時候能從寫作中得到經(jīng)濟收入?
寫字是跟情懷有關(guān)系的東東。你必須要面對的事實是:只有擁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收入,這一客觀條件后才能去寫作。而不可以為了經(jīng)濟收入去寫字,因為寫字帶來的收入是非常微薄的。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只要你寫得好堅持住,早晚會成為衣食無憂的寫作人。
4.自由寫作者的生活是怎樣的?
作為自由寫作人的老楊的一天是醬紫滴——早上5點半起床,然后去健身房,游泳,回來后碼字一整天(包括編輯內(nèi)容,整理圖片以及回復(fù)讀者),11點睡覺,睡前讀會兒書。
跟她之前1天打三份兒工的忙碌程度是一樣的。
所以,在成為自由寫作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熱愛文字還是熱愛自由。很多人是因為熱愛自由才想成為自由寫字人的,但其實自由寫作人比普通人還要忙碌。
5.什么樣的人走的最遠呢?
那一定是有情懷有熱愛有夢想的人。
喜歡寫字的朋友請堅持下去,某天你的名字,一定會出現(xiàn)在某個耀眼的平臺上。
7.少看勵志書,多看純文學(xué)書籍。
因為純文學(xué)書籍對我們寫作的幫助是恒久遠的。純文學(xué)的作品當(dāng)中勵志成分,并不比勵志書少,且那種影響是永遠不會過期的。
8.如何來定位寫作方向?
泛讀,不管是什么類型的書:旅行、勵志、大家名家還有社科類書籍都要讀,讀的多視野才會廣。
只有當(dāng)你達到博覽群書的境界之后,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知曉哪類文筆,什么題材是自己喜歡的,想成為的,做得到的。
9.如何沉淀氣質(zhì)?
或許美化靈魂有不少途徑,但我想,閱讀是其中易走的、不昂貴的、不須求助他人的捷徑。——《讀書與美麗》嚴歌苓
正如嚴歌苓所言,閱讀是美化靈魂,沉淀氣質(zhì)的捷徑。這樣的“捷徑”或許不像化妝、穿衣來的迅猛,但這般慢慢熏陶地氣質(zhì),會走的更久。
10.生命不夠曲折,還可以寫什么?
生活不夠曲折可以寫生活美滿啊!可以寫自己美滿的家庭,自己身邊的事情,寫喜悅,旅行,朋友,從小事開始記錄。
11.寫了很長一段時間,但能力沒有提高是怎么回事?
閱讀的習(xí)慣很重要,要養(yǎng)成每完一本書,就要把你認為好的文字摘抄下來,反復(fù)看,反復(fù)閱讀。思考對比每個作家的風(fēng)格是怎樣,他們是如何去論證、描述、敘述自己的邏輯的?
再說一遍,閱讀一定要摘抄,沒有摘抄就不要閱讀了。
12.老楊一直都這么勤奮嗎?
據(jù)老楊自己說大學(xué)期間的她,還是個特別散漫的人。她的逆襲是從去新西蘭之后開始的,在那里所有人到了18歲之后,都要開始自己賺錢,他們都把努力當(dāng)成常態(tài),自己為自己的欲望、夢想買單,而不是去尋求家人。
老實說,與其抱怨家人為什么沒能給我提供一個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還不如多多努力,拼勁全力,你一定會的得到它。
一個人現(xiàn)在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會讓其的未來受益。努力是一種習(xí)慣,年輕的時候一定要養(yǎng)成這種習(xí)慣,且它是可以養(yǎng)成的,但不要盲從,要為了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去努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