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陳思誠出軌佟麗婭的新聞刷遍微博和各大網絡,于是網友們繼王寶強馬蓉事件和林丹出軌謝杏芳事件后又一次跳出來,表示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我從前還會對這種明星之間的分分合合愛恨情仇感到憤慨或失望,比如那年董潔和潘粵明由一對大家口中的金童玉女竟弄到老死不相往來,相互指著鼻子大罵的局面,不得不令人唏噓。
好聚好散總是我們期望看到的樣子,可事實總是,聚的時候你儂我儂,散的時候水火不容。
寫這篇文章不想談夫妻戀人間的反目成仇,主要想說說對出軌的看法。
每當有爆出公眾人物明星出軌事件,林丹也好,陳思成也罷,媒體和大眾的輿論大部分都會指向出軌的渣男。
然而還有一部分人會將矛頭指向女方,他們讓女方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當年文章出軌馬伊琍之后,很多網友在馬伊琍曾經發過的一張素顏照下留言,“怪不得你老公出軌,你這么不注意保養自己” “你這么丑,我要是你男人早就出軌了。”
發這種言論的人還不在少數。他們以“男人出軌,是你們的問題”的理論給女人洗腦,告訴女人,你的男人你要管住,你要保養好自己照顧好他,男人出軌了是你管不住你的男人。
我相信應該有很多女人真的被這種理論洗腦了。她們認為老公出軌是自己不能滿足老公的需求,在她們的眼里,男人出軌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有那些老實巴交的沒本事的男人才不出軌。
當那些女人這樣想的時候,她們實質已經把自己與男性放在了一個不對等的位置,一旦她們發現自己老公出軌的事實時,她們只會指著小三的鼻子罵小三勾引自己的男人,而對于老公,她們是能忍則忍,能哄則哄,誓死保護婚姻。
我一直覺得單就出軌一事來說,社會大眾對男女出軌的看法和容忍度是不同的,究其根本,還是源于男女的不平等。
不談舊社會,男性可以一夫多妻可以逛窯子,可以對愛情不忠貞,社會對此幾乎是零譴責,女的在家相夫教子,一生忠于家庭,做好了,是理所當然,做不好,卻是要受到極大的道德譴責。
新社會一夫一妻制,好像從制度和法律上來說,男女之間在婚姻和愛情上平等了。而實際上,差別一直存在。
男女同樣出軌,付出的代價仍然是女性遠遠大于男性,雖說現在男女都會因此受譴責,但綜合來看,依舊是女性出軌受到的譴責和唾罵大于男性。
對于很多固守傳統思想的人來講,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男人沒幾個不干這種事的,凡是有點地位有點錢的男人,不偷點腥反而還是不正常的事情了。
一些被這種觀念洗腦的女人之間,還會互相安慰對方,“男人嘛,哪有幾個沒花花腸子的,想開點。” 彼此之間勸慰,忍著點,為了孩子,不離婚。
倘若同樣的事情放在了女人身上,說法就不同了。大多數人就會指責女人道德淪喪,沒有母愛,做丈夫的被戴綠帽子了應該立馬離婚。沒誰會安慰這個丈夫,你要忍耐,你不能離婚。
02
陳思誠出軌事件曝出后,佟麗婭原諒了他,在此前的采訪中也說,無論他怎樣,只要最后回家就好。
不難猜出,她早就知道丈夫種種不忠的行為,但她選擇的是忍耐,保全家庭。
隨后網友們發現佟麗婭的父親贊了一條表達婚姻里要忍耐的微博,猜測他是希望女兒忍耐。
也找出了曾經佟父參加快樂大本營里送給女兒的話,他要女兒嫁到陳家后要好好伺候思誠,凡事以他為重,支持他陪伴他包容他。
佟麗婭是錫伯族的姑娘,在錫伯族的傳統里,離婚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寧可委屈,也不能離婚。想必佟麗婭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所以她選擇了委曲求全。
你在外面花天酒地也好,夜夜笙歌也罷,只要你回家,我都會在家里,做好飯等你。
這大概是她們所想的。
殊不知在這種時候,她們已經將自己放在了一個低于男性的位置,在愛情中一味的委曲求全,失去基本的尊嚴和平等,換來的只是婚姻的一紙空文,再也得不到一個人完整的心。
即便有這種落后觀念的人仍然很多,我還相信社會總在處于不斷的進步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這種觀念中解放出來,平等得去看待男女在愛情中的地位。
在出軌這種事情上,拒絕雙重標準,永遠是平權的第一步。如果哪一天,男女出軌的后果和需要承受的代價都相同,那樣的話,名存實亡,委曲求全的婚姻應該會少很多吧。
03
我們最后向往的社會的公平,應該是不論性別,國籍,種族,職業等等標簽,每個人都能得到相對平等的對待。
很顯然,這是一個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回到出軌本身,我看到過一個很有趣的回答,他認為婚姻并不適宜于所有人,婚姻應當是一個選擇而不是一個必需。
維持一段婚姻,直至白頭到老,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是需要兩個人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好的溝通能力,能夠理解包容對方,磕磕絆絆卻互相攙扶,一起走完人生。
出軌的問題,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自律的欠缺。那些出軌的人,說到底是沒有管住自己,缺乏道德的約束。
很多走進婚姻的人,實際上從來沒有考慮過經營好一段婚姻,不只是你愛我我愛你,我們想在一起生活那樣簡單的事情。它還關于自律,責任和忠貞。
不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經營好一段婚姻所需要的能力。所以,很多人都能擁有婚姻,可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擁有幸福的婚姻。
出軌的人,其實就是想要的太多。找了個漂亮賢淑的,你還想試試任性傲嬌的,伴侶踏實可靠,你又被風流浪子弄得五迷三道。伴侶沒什么錢但對你呵護有加,你惦記著人家有錢沒時間陪你的。
貪心,不知足。我始終認為這是人的本性。至于知足和克制,總是人在自己的本性之上加以約束和修正。
懂得知足,的確是通向快樂的第一通道。不同性格,不同長相,不同類型的太多,我們永遠也嘗試不完。
因此人在結婚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哪一種人。如果你想要的就是有錢的人,那你就不要日后埋怨人家沒有時間陪你然后出軌有時間陪你的人,如果你想找的就是老實巴交的人,就別婚后嫌棄別人又悶又無聊,被一個浪漫激情的人勾去了魂。
沒有一個必須步入婚姻的年齡,只有一個做好步入婚姻準備的自己。
當你足夠了解自己,足夠明白自己想要的人和想要的生活,那個人正好符合你想要的樣子,也和你未來對生活的期望一樣,他能夠接受你真實的樣子。你們有信心經營好一段婚姻,并能決心負起婚姻賦予彼此的責任和義務的時候,才是一個正確的步入婚姻的時機。
那些到了一個大家公認的適婚年齡,就匆忙結婚,連自己想要怎樣的人怎樣的生活通通沒搞清楚的人,往往到了婚姻里,就會覺得那個人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樣的生活也與原先的期望不相符,因此抱怨連連。
當我們每一個人在步入婚姻的時候,已經明確自己想要就是這樣的伴侶并滿懷與他共度余生的期待,堅守彼此的原則和底線,相信出軌這種事會越來越少。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仍然是這世界上最美的情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