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宿醉后的中午,我于本賽季第一次完整觀看了湖人的常規(guī)賽,今天一早,我的各路社交軟件被如下的新聞和媒體稿刷屏:“科比親自宣布退役。”有朋友據(jù)此跟我開玩笑,說科比是被我看退役的,并且要求我撥冗看一眼內(nèi)馬爾/奧朗德/不能說,等人。但在這樣一個日子里,網(wǎng)上連科比臨死前留給加索爾的99句話都有了,原諒我暫時沒有心情他顧。我只想談?wù)効票冗@個人,以及我們熱愛他什么。
一、偏執(zhí)
這大概是科比留給世人最著名的標(biāo)簽。當(dāng)然,在這個人人都號稱自己是偏執(zhí)狂的年代,“偏執(zhí)”似乎成了一種時尚,甚至美德,早已不復(fù)為缺點。不過還是讓我們虛心一點,來看看一個真正的偏執(zhí)狂是怎樣活著的:
科比曾經(jīng)宣稱過自己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對一攻擊手,這大概是他們那一代球員的信仰:to be the man you got the beat the man, 雙方球員拉開,去他媽的擋拆,讓我來一對一搞定他。這個“他”的名單上包括如下人物:雷吉米勒、艾佛森、麥迪、卡特、韋德、勒布朗,以及那個繞不過的名字,邁克爾喬丹。
18歲的科比曾經(jīng)在新秀年的全明星賽上拒絕了卡爾馬龍賢惠的擋拆,目的就是為了和喬丹一對一。哥們,那僅僅是全明星周末啊,聯(lián)盟就差允許邊抽大麻邊打球了,你有必要那么認真么。“一個連全明星比賽都要瘋狂出手的男人。”科黑們對此咬牙切齒,殊不知,這個評價乃是高估了老大,wuli老大可是連和鄰居小孩玩XBOX都要斗氣和噴垃圾話的男人。作為一個四川人,我時常幻想老大出現(xiàn)在我省麻將桌上的英姿,他一定將取代我成為我們大院最不受歡迎的家伙,(我年輕時經(jīng)常在醉酒后的深夜,為了不打擾家人,選擇下樓吐在花園里,由此被群眾深深嫌棄),畢竟沒人喜歡和一個只許贏不許輸、輸了誰都不許走的麻友打牌。
再向前上溯若干年,據(jù)某意大利聯(lián)賽教練回憶,剛上中學(xué)的科比經(jīng)常去看他老爸喬布萊恩特的比賽,并在中場休息時跑進球場練習(xí)投籃,每次都需要保安將其押解出場,否則丫會一直投下去,根本不顧還剩半場比賽尚未進行的兩只職業(yè)球隊。
這大概就是關(guān)于這個籃球瘋子最早的偏執(zhí)傳說。這種性格成就了他史詩般輝煌的職業(yè)生涯,讓他從強奸案后千夫所指的煉獄里生生爬回巔峰,但同時也讓他晚節(jié)不保,把湖人帶得人見人欺。有不喜歡籃球、甚至不喜歡運動的朋友可能無法從技術(shù)層面理解這種偏執(zhí),那我給你們舉一個接地氣的例子:
我時常設(shè)想科比退役后的生活,隱居,做教練,去當(dāng)腿模,或者像魔術(shù)強森那樣開辟一個商業(yè)帝國,直到我看到了這則新聞:“在福州西湖公園門口,一個五六歲模樣的小男孩哭泣不止。原來,男童和父親在西湖公園荷花池邊玩捉迷藏,輪到父親藏時,男童怎么也找不到他。后來民警陪著找了40分鐘才找到男孩父親。原來父親一直躲在湖里,伸出一根蘆葦呼吸。”
連玩捉迷藏都要殊死以赴,我想,這大概才是科比退役以后的日常吧。
二、強硬
現(xiàn)在小孩的審美和我們那時不大一樣了,對于杜蘭特、維斯布魯克、哈登、庫里等新生代球員,“謙遜”、“低調(diào)”、“球品好”、“無私”這樣的詞匯似乎放之皆準(zhǔn),這大概也是大衛(wèi)斯特恩這個基佬希望看到的NBA。在這里我無意冒犯,我知道他們都是好男孩,比如哈登喜歡大屁股,這點于我心有戚戚,我不介意和他做個連襟。但在上一個時代里,我們更喜歡以下這個形容詞,tough,雖然現(xiàn)在再掛在嘴上,就像穿著喇叭褲上街一樣不合時宜。
科比大概是聯(lián)盟里為數(shù)不多沒有抱怨過馬刺名宿鮑文的球員,老實說,我要是在比賽中遇到鮑文這樣的屠夫,我根本不敢在他面前起跳。而科比甚至表示過對鮑文的欣賞,他總是樂于挑戰(zhàn)這種殘酷乃至骯臟的防守者。他總是和巴蒂爾、托尼阿倫、慈世平這樣常人最不愿遭遇的防守者眉來眼去,惺惺相惜。這不,科比今天的退役聲明還沒轉(zhuǎn)載過500呢,巴蒂爾就不分青紅皂白地出來致敬了,說科比是自己遇到過的greatest competitor. 在滿世界“老大宇宙第一,德配天地”的馬屁中,我想科比本人一定喜歡這個評價,對于他這樣的人來講,competitor可比super star一類的標(biāo)簽要受用得多。
對于科比的強硬無需我贅言,只需看看2013年他跟腱斷裂時整個聯(lián)盟的態(tài)度,即可見一斑。----彼時似乎沒幾個人把這種恐怖的傷害當(dāng)一回事,僅僅是因為它發(fā)生在科比的腿上。所有的人都在若無其事地重復(fù):“那可是科比,哥們。”言下之意是科比這樣的人,哪怕是活在原子彈的爆心里,他也會以量子狀態(tài)存在下去并且kick your ass,斷一根跟腱算啥。
遺憾的是,科比并沒有如世人所期回復(fù)到傷前狀態(tài),他垂死掙扎了兩年,還是無可避免地成為了其新近自嘲的那個“老且普通”的球員。這太正常了,科比也是人,逃不過自然規(guī)律,而他強硬得讓世人常常忘了這一點。
湖人的訓(xùn)練師朱迪-塞托曾經(jīng)說過,科比是他見過痛感閾值最高的人,關(guān)于這點我深表認同。我經(jīng)常看見科比的腳踝折成90度后并不下場治療,而是做出一種古怪的選擇:在行進中用傷腳發(fā)力著地。---我踢過多年的足球,他的這種做法和常識相反,傻子都知道盡量避免用傷腳發(fā)力。后來隨著我吃透科比這個人,才漸漸明白他的用意,他是在試探出一種發(fā)力的新姿勢,能讓傷腳保持運動能力,一如他手指戴著夾板還執(zhí)意不斷投籃一樣:于他來講,受傷不代表身體的殘損,而是改變。他要做的就是去戰(zhàn)勝身體的改變。
所以了解科比的人并不會驚異于他在跟腱斷裂的當(dāng)晚寫在facebook上的那句名言:if you see me in a fight with a bear, pray for thebear. 面對熊,庫里也許會在100米開外智取,扔一顆手榴彈準(zhǔn)確將熊爆頭;哈登會主動撲向熊掌,然后躺在地上裝死,等著警察來主持正義,并且他知道熊不會襲擊不動的物體。而科比則會像一名騎士一樣和熊文明單挑,抽丫挺的,在熊咬掉自己左手后,還會繼續(xù)把右手送上去,他就是這樣又老又臭又硬,就像一坨old shit, 可我為什么會喜歡他呢?這大概是一種情懷吧,畢竟生活除了眼前的庫里哈登,還有屎和遠方。
三、世界
科比總是做出一副“I don't give a fuck”的屌樣,其實了解他的人知道,他什么都在乎。哪怕是你在人人網(wǎng)上發(fā)了一條嘲諷他的中文狀態(tài),他都會用谷歌翻譯記在心里,----他和勒布朗詹姆斯一樣,都有一個小本子,用來記下每一個質(zhì)疑,然后一一打臉。只是他們這種級別的公眾人物,不好意思腆著臉說出來“老子記住你了”,必須裝作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當(dāng)然,科比也有憋不住的時候,比如2010年他奪得第五冠之后,他皮笑肉不笑地接受采訪,說大爺比你多一枚戒指了,鬼都知道他是在給奧尼爾千里傳音,只是功力不純,讓全世界都聽到了。----全世界都知道他是在反擊奧尼爾在紐約夜店的那段酒后饒舌,“沒有我,科比上周還是不行,沒有我,科比依然還是不行。科比,告訴我,我的屁股嘗起來味道如何”。
再往后,科比愈發(fā)為老不尊,成天和ESPN為了球員排名斗氣,但他終究是老了,沒法像年輕時那樣睚眥必報,用行動打臉,只能打打嘴炮,然后裝作什么都沒發(fā)生過。
成熟后尚且如此,年輕時的科比更是讓人啼笑皆非。據(jù)奧尼爾回憶,在歐洲度過少年時代的科比并不能很好地融入黑人文化,例如隊友們在球隊大巴上玩饒舌接龍,類似于“我說煎餅?zāi)阏f要”這種,輪到科比說“要”時,他像個白癡似的在座位上呆若木雞,受到了大家的一致鄙視。第二天的大巴上,科比頂著黑眼圈跳出來,要求第一個饒。他的歌詞華麗而刻意,就像在背《我的夢想》,一看就是昨晚上在家里寫好臺詞,對著鏡子背了一宿。-------科比會認真對待你們的每一句話的,哥們,相信我。
簡而言之:你如果想科比舔你腳趾,你只需宣布奧尼爾或喬丹比他舔得更好,他就真的會撲上來舔的。這就是科比,一個無比在意全世界看法的人,這種性格讓他戰(zhàn)勝過所有的質(zhì)疑和嘲笑,但同時讓他活得比誰都累。全世界60多億人,四舍五入就是200多億,你忙得過來嗎?年輕的時候倒是可以,誰叫他精力旺盛呢。可他現(xiàn)在老了。
所以這個賽季的科比,即使是在今天正式做出退役決定之前,也讓所有了解他的人有所預(yù)感:這個老頭不會再打下去了。他和所有的批評者相敬如賓,對ESPN的排名回應(yīng)“我現(xiàn)在老且普通”,投進一個三分后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棱著眼睛看人,而是樂得跟一個弱智一樣。------唯有昨天和開拓者的比賽里,觀眾席的漫天噓聲讓我看到了一只垂老的獅子,它再一次沖著人群張開血盆大口,露出稀疏的獠牙。-----那一刻我差點哭了出來,遠比今天讀到他雞湯般的退役聲明更讓我傷感。
在片刻的猙獰后,我還沒來得及哭出來,科比就恢復(fù)了和藹可親的好老頭模樣,畢竟他再張牙舞爪也投不進啊。wuli老大終于學(xué)會和世界相處了,同志們,這就是生活。
四、愛
科比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熱愛籃球的男人,籃球?qū)τ谒麃碚f,像毒品,更像避風(fēng)港。我相信他遇到任何問題,最向往的并不是躲進瓦妮莎那36F的懷抱,而是躲進球館:籃球擊地的喧囂維持著他的呼吸,就像我在很多時候,習(xí)慣躲進音樂或者寫作當(dāng)中,才能感覺自己的存在一樣。
在今天鋪天蓋地的對科比的緬懷和贊美中,我特別中意如下一則:Stephen Smith(某著名球評)說:恭喜科比,在你帶給籃球比賽的所有精彩瞬間之中,最偉大的貢獻是你從來沒有欺騙過它。(Of all the moments you've provided to thegame, the greatest attribute is that you never, ever, cheated it.)
從不欺騙籃球的男人,也一定不會欺騙生活。
這就是科比愛世界的方式。
至于我,我代表不了全世界人民,只能代表60億科蜜。阿根廷足球運動員巴爾達諾在被記者問到如何評價他的搭檔和戰(zhàn)友馬拉多納時,他斟酌了很久,最后言簡意賅地回答:我愛馬拉多納。
我也想說,我愛科比。
在我眼里,科比不是一個五次奪冠的帝王,不是MVP,不是史上最強得分手,不是全明星票王,不是最接近神的男人,我更喜歡Chris Ballard在《Kobe's well-honed killer instinct》一文里對科比的詮釋,他僅僅是一個寧愿死也要和巔峰的喬丹一對一,卻永遠無法遂愿的可憐男人。
但我們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