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于2014年5月14日,文中提到的Y姐今年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雖然畢業兩年,但她沒有放棄追求,泡沫成了真,不留遺憾。)
01
我們大多數人熟知泡沫和理想的區別,卻也常常忘記理想的前身即是泡沫。泡沫往往一觸就破,存在的時間極短,但是它彩色的外衣使我們迷戀,就像理想的光環一樣多彩;理想是藍圖,是實現我們想要達到的某個目的的即時狀態,它是我們之所以被描述成有追求,有目標的青年的根基。然而夢想成型之前,只是一種想法,無論是表面的還是潛在的,如同泡沫一樣,搖擺不定,隨時消失,而一旦我們堅持這樣的想法并持之以恒去奮斗時,它就會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你的眼前。我們稱之為黎明前的黑暗,成功的前夜。
這就是我想要表達的東西。我們可以忘卻生活的瑣事,但不能隨遇而安;我們可以渺小平凡,但是不要逃避偏執的夢想。安于現狀永遠不是我們得過且過的狀態,我們需要新的起點,借助有利的平臺,完成下一次的奮力飛翔。在這個過程,或迷茫無助,或落地單飛,但請不要忘記前方站不是終點站,我們仍需要咬牙堅持,并繼續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彼岸花開。
或許是出于大三時課程較少而“無所事事”,或時間的匆忙腳步讓我感慨大學“時日無多”,抑或受身邊氛圍的影響,某個神經末梢不經意間被觸及,我想起了得知高考分數的那一天。“我的高考是個遺憾,我需要改變”,這樣的聲音經常在我的耳邊出現。那些急于改變現狀的同學早在大三開學或者更早時間就定好了目標,或大一用功學習爭取考插班生,轉專業;或報考職業培訓班,爭取實習機會,用最短的時間來實現自我蛻變;或迅速購買好復習資料,選定目標院校,潛心復習,爭取來年討個好的彩頭。
02
我也想靠自身的努力為自己贏得出彩的機會,不愿意在無盡的反復糾結中埋怨自己總是安然度日,于是在征詢各方意見之后,我終于在22歲生日的前夜定下了“宏偉”的理想,不僅用那本深橙色的記事本記下了自己的詳細計劃,同時也暗暗地告訴自己,破釜沉舟,穩中求勝。一開始,這樣的想法也備受考驗,如同陽光下的泡沫,雖絢麗光彩,但風一吹則易破,必須求得穩住陣腳之法,于是到處尋找已經經歷考研的學長和學姐們。彥姐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天我到Y姐樓下取她用過的復習資料的時候,天慢慢變暗,借助燈光的白亮我才看清Y姐臉上的表情。她沒能如愿考上。但是我絲毫看不到她臉上的失望之情,反而是微笑著地跟我說“這本書要詳細看,這些練習本我做過了,有筆記,你可以看一看”,接著又說“我只有這些資料了,你要自己再買些”,但這些資料卻塞滿了我偌大的背包。過了一會她拍我的肩膀說“姐只能幫你幫到這兒了”,又笑了幾聲。我突然說了一句,“我一定努力,彌補你的遺憾”,她頓時愣住,手不自覺地搓了幾下,沉默了下來。我上前給了她簡單的擁抱,在她耳邊說,“Y姐你一定要堅強,不要難過”,她又輕笑了幾聲,揮揮手趕忙叫我回去趕緊看書。我送了她一盒壽司,在盒子的底部放了一張紙條。我猜她是沒有注意到那張紙條或者想了很久才知道怎么回復我吧。不過,那天之后Y姐真的很快好起來了,接二連三地投簡歷,面試,也終于找到了實習的機會。后來她跟我說了一句讓我很吃驚的話,Y姐說那些天休息好之后就滿血復活了,就像“小強”一樣又可以活蹦蹦的。我很確定她沒有玩過游戲!其實我寫的那張紙條的內容只是來自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面的一句臺詞:
Hope is the good thing may be the best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希望是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的事情從不會逝去。
希望是有的,有時不是靠等待,而是靠自己去爭取;好事情、好東西也有,那也需要靠奮斗拼搏得來。總有人說這社會有多現實,有多殘酷,在今天,就連注意力也是一種稀缺資源,多少商機就在這里產生。我們都是孤獨的幸存者,我們需要盡自己的能力去獲取各種社會資源,英文的表達就是“earn by yourself”,比如良好的教育資源,比如實習的機遇。Y姐估計“參詳”了這樣的道理,所以到今天為止一直在拼命地工作,雖然換了好幾份工作,但是奮斗的勁絲毫未減,真心為她這樣的樂觀心態點贊!
03
于是,我在不斷的思索和糾結的過程中逐漸開始了我考研復習之旅,這一路途同時充滿了各種變數。比如迷茫和艱難的無助,比如無盡的不確定之心,明明知道自己想好好復習,爭取好的心態平衡好復習和上課的關系,但看書到疲倦之時,又會反過頭來想自己這么無頭蒼蠅式的復習是否可行,尤其是上了滿滿的一天課下來,匆匆吃完晚飯后就跑到圖書館繼續復習之時,心情更加復雜。堅持下去有用嗎?這樣到底行不行呢?跟研友一起復習更好些吧?這些類似的問題無盡地在腦海里閃現,明明定好的要在某一節課的時候背完一個章節的單詞的計劃卻在聊天和玩手機當中被清楚的刪除,下課后又埋怨自己不該浪費時間,起碼聽完一節課也是極好的。
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為了解決這樣的“特殊矛盾”,我給自己定下了新的“作戰計劃”,那就是隨機性和靈活性。比如在上課的時候堅決不背單詞,不看有關考研的科目,在寢室也不看書不復習,當然那是在晚上9點以后到第二天9點。后來真是這樣做的,因此我那段時間從來不通宵看書,早起是有的,但是也不多,一切隨性吧。
留存于世的藝術品就是藝術家一天一天慢慢完成的,夢想也是在不斷的筑造中漸漸成型的,進度太快了則容易產生誤差或者質量不佳,欲速則不達就是這個理。因此我也告誡自己遇事一定要做好準備和計劃,想清楚自己需要干什么或者要完成今天的小任務,就這樣,十幾本的專業書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我看了一遍,同時也留下了自己認為是重點的章節或者小段,這樣就為后來的第二輪復習做了很好的準備,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04
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這一做法的可行性。其實我后來覺得我所報考的專業和本專業所學的知識相似度很高的,因此在上課的時候,老師們說講的正是我需要復習的內容,這無疑是為我提供了絕佳的復習條件。在復習中看到有疑惑的地方在課堂中被逐漸的消除,或者直接向老師求助,也得到了很多好的建議。
去年5月的一天,學院召開經驗交流會,我早早地來到了會議室,協助老師做些會前的準備。我知道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我要倍加珍惜。印象最為深刻的是W學姐的經驗分享,她反復強調的一句話就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總之要做好最好的考研準備”。這句話無疑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復習進度。之后,我認為按照自己的真實想法來復習是最為舒適的,總結起來就是隨性復習。
不一定要早早地起床,早早地來到圖書館看書;不一定要復習到閉館時間,更不能通宵復習;也不一定非要在周末的時候看一天的書,或者一定要找到已考上的學長學姐。有時看了一上午的書之后感到疲倦,我隨即收起書,回到寢室睡一覺;晚上的時候如果看到很精彩的電視劇和電影也會堅持看完,盡管時間已經來到凌晨1點。
就這樣,看似散漫的計劃其實是有進度保證的,我只要每次看書完成自己認為合適的任務就可以,小小的成就能不斷地給自己一種充實感,因此也能保持看書的心情。有一個學姐跟我說過,要保持端平一碗水的心態。這種心態,不偏不倚,沒有情緒的大落差。這讓我想起很久以前學過的一篇文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記得有句話說得好,那就是“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我們活在當下,在自己的位置做正確的事,實現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各盡職責,是理想,也是追求。我是考研大軍中平凡的一員,我也想做好自己的事情,那就是拼盡全力,做好準備,爭取考到好的名次。學習是為了生活,是為了更好地活著。我簡單地明白我要做的也只是這樣而已。因此我需要堅持,把心中的泡沫變成實在的現實。
05
這一年的暑假我選擇到公司實習,因而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基本上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實習前有同學問我,就算到現在也有人問我,“你出去實習難道是要放棄考研么?在工作和復習之間一定要做出選擇,你自己要想好了。”我只是跟他們講了一個簡單的理由,實習是為了更好的復習。因此2013年9月20號之后才是我真正進入狀態的時間。
這個學期課程較少,恰恰為我復習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我知道時間已不是很充足,我知道我只有更加用心才能記得很多的知識,但是原則還是隨性復習。我不斷上網查詢了各種補充資料,和前輩交流心得,同時也跑去把真題買了回來。記得當時去華師大的時候天還很熱,中午的太陽似猛虎,坐車趕到那里的時候早已汗流浹背,匆匆趕到圖書館時,老師跟我說要復印真題那得趕緊了,那邊的老師還有十分鐘下班。我飛奔似的跑了下去,就在老師關窗即將下班的瞬間,他看到了我,頓了頓,問我是要復印嗎,我說我想購買真題。拿到真題的時候老師還叮囑我說外面太陽大,先在圖書館待會再回,左邊那里有開水。
當時我很感動,老師知道我不是本校的,還挺關心我的,這讓我更加喜歡上了這個學校。回來之后,我按照往年的出題思路完整地整理好了真題的答案,同時有的放矢的看復習資料。一句話,就是按照真題方向來復習。事實后來證明這是很不錯的選擇,既沒有花太多時間在專業課復習上,也沒有多費精力,還有更多的時間來做英語政治真題。
不斷重復記憶之后,我發現這樣還不夠,因而還在網上找到了相關的資料,同時關注時政,認真看了該專業導師的一些研究論文,雖然看不大懂,但也能找到啟發新思路的點。這一點很重要,在初試的時候遇到了極難的論述題,可以說是沒有看到過這樣的理論,于是我套用了導師研究論文的一些觀點,寫著寫著思路慢慢打開了。
2014年1月4日,考試開始。
2014年1月5日,考試結束。
我把這幾個月來所準備的知識,把最真實的我展現了出來,我沒有放棄,也沒有怯場,我堅持了下來。撥開烏云見天日,考完之后,我趕緊發了一狀態:終于考完了!那時我只想著趕緊回到寢室好好睡上一覺,吃一頓想吃的,之后的再說!至少不會感到留下了遺憾!
那天趕地鐵的時候,家人給我打了一電話,問我情況如何。考完的感覺真的很舒暢,我正在興頭上,說考上的希望很大。其實誰也不敢保證,我只是想讓他們不用為此擔心。我努力過了,也爭取了,這就足夠了。
06
想到這里,我記得考前輔導員和張老師曾到過我們男生寢室,張老師說“你們寢室誰考研呢?”我舉起了手,跟老師說“我考呢”。他握著我的手說,“怎么樣,有信心不?”然后扭頭看了看旁邊的室友,我說“希望很大!”張老師更興奮地跟我說“真的?那我祝福你考出好的成績!”然后問我報了什么專業,還拿出手機給了我陳老師和趙老師的手機號,叮囑我說考前可以去跟老師交流,老師很樂意幫助我們的。郭老師也給我打氣跟我說“考前好休息好,盡力發揮就好。”
那會挺尷尬的,我沒有在看書,而是在玩游戲!其實我知道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只有更好的做好自己才能讓老師不失望!復試之前我像葉老師討教復試經驗,老師二話沒說,趕緊回了短信:
筆試好好考,字跡端正,主觀題盡量多寫一點;面試認真而不拘謹,靈活但不輕浮,誠實但不要太坦白,你懂的!總之還是要自信放松,相信自己會順利!
老師真的很用心,我也備受鼓舞,因此盡管復試的時候狀態不佳,但也做到了老師跟我說的“靈活但不輕浮”,復試面試的分數在幾個參加面試同學中間是最高的。5月初的時候趙老師給我打了電話,問我復試情況如何。我當時一聽,真的很激動有木有!老師還記得我的考研的事,足以說明老師真的很關心我,也希望我能考上!有了老師們真切的希望和幫助,我還有什么困難可言的呢?
我用雙手給自己創造了一個出彩的機會,加上一些運氣,我慢慢地把泡沫塑造成型。雖然泡沫有著美麗的外衣,但是它是中空的,是存留不了多長時間的。泡沫如我,我如泡沫,我需要更加用心,慢慢充實自己,摒除戾氣,保持著端平一碗水的心態。我雖平凡,但我自信,我堅信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理想是現實的提升,泡沫是理想的前身,自己又如同泡沫,因此理想就是自我本身,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你決定要做某件事,那趕緊把它實現,不要因為退縮而留下遺憾,有時遺憾雖美,但美的卻不一定是遺憾。
(Y姐在松江大學城,前幾天她比較忙,說是過段時間讓我過去找她,好讓她能狠狠宰我一頓,哼,我就不去不去!)
(圖片來源:華師大研究生微信公眾號)